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西方传教士与近代贵州(1861

发布时间:2016-07-13 10:05

  本文关键词:西方传教士与近代贵州(1861-1949),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4年

西方传教士与近代贵州(1861-1949)

洪云  

【摘要】:本文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视角下,在广泛而深入查考地方文献、西文文献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晚清至民国时期西方传教士记载和介绍贵州社会的著述及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与借鉴历史学、宗教社会学、跨文化传播理论、比较文学形象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从历史背景、文化冲突、文化融合、文化观照四个方面系统地考察天主教及其新教在近代贵州的传播,对西方传教士在近代贵州的传教活动和其他活动进行客观介绍,传递出其对贵州民众在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影响,系统地探讨西方传教士在近代贵州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影响与作用。 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期,西方传教士的在华活动引发了新一轮的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构成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传教士最初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后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开始进入内地。贵州官府对开放教禁一直没有认真执行,传教士的“传教特权”也没有得到承认,他们的活动仍受到种种限制。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西方传教士不远千里、历尽艰辛、长途跋涉来到穷乡僻壤的贵州传经布道,给贵州民众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这样就出现了贵州近代史上(1861-1949)中西文化交流的奇特现象:一方面是天主教及其新教在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区域传播进展缓慢,且受到强烈抵制,导致洋教案频频发生;另一方面又是新教的传教事业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以苗族为主的区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迎来了大批苗民的皈依。 论文对天主教与新教在近代贵州的传播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传教区域的调整取向、对贵州本土神职人员的重视程度、对贵州民族文化的尊重与否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传教效果的不同:天主教传教士构成了近代贵州教案的主角,而新教传教士则引领着贵州少数民族迎来了文化的复兴运动。 论文还概述了在近代贵州发生的教案,对教案发生的原因作出跨文化视角的解读;并以贵州威宁石门坎地区苗族基督教信仰的历程为例,围绕柏格理创制苗族文字等文化教育活动,探讨这一成功的跨文化传播案例。 西方传教士在贵州近百年的活动历程中,近距离接触贵州民众,以其独特的族群背景、人生经历和宗教取向,观察近代贵州,撰写并留存下大量记述贵州社会的论著和相关文献,这些著述记载了近代贵州历史面貌和发展轨迹,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文献遗产。论文对传教士视野中的近代贵州社会内容进行摘译和论述,对西方传教士记述的近代贵州社会的主体内容与关注重点进行归纳和具体呈现。西方传教士的贵州经历与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已融入贵州地方文化之中,其著述文献对贵州地方日常生活与民间事象特别是少数民族风土人情进行了客观性与主观化并存的考察及审视。传教士著述向西方读者介绍了其对近代贵州的认识和看法,虽因其宗教背景的限制有失之偏颇的一面,但也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对贵州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反映了近代贵州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与基本内涵,既是对地方文献有益的补充也成为当时西方民众获取贵州乃至中国知识的主要信息来源,对当今的中西文化交流不无借鉴和启示作用。 西方传教士在近代贵州这一历史文化现象在社会进步、知识传播、文献意义和文化互动与观照等方面深具特定的时代基质。传教士构建的贵州形象或贵州观背后,不仅反映了西方传教士的文化观照与思想心态,还有着深刻的地方区域特殊性及区域情境化色彩,独具跨文化传播的区域特色,在贵州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显著意义。对西方传教士与近代贵州的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并弄清中西思想文化的关联,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宗教问题的启示,搭建贵州与外国,教会与大学的学术与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贵州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5;K2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人达;循道公会在黔滇川传播的背景分析[J];渝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胡维革,郑权;文化冲突与反洋教斗争——中国近代“教案”的文化透视[J];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01期

3 马玉华;;国民政府对贵州石门坎苗民基督教文化的改造政策[J];民国档案;2008年02期

4 孔玲;洋教在贵州的传播及其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周健钟;;青岩教案[J];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01期

6 宗文;基督教循道公会在威宁石门坎兴办的教育事业[J];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02期

7 李慧宇;中华基督教会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8 熊宗仁;近代中国反洋教斗争高潮的伟大开端——贵阳教案[J];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02期

9 程昭星;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黔西南[J];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02期

10 石朝江;天主教、基督教在西南苗族地区的传播和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忠锋;基督宗教传播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世界的建构[D];浙江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曹月如;;挺立在峭壁上的十字架——傈僳族皈信基督教原因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焦新平;粟进英;;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刘卫,徐国利;胡适论西方在华教会教育[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张晓丽;;论晚清西学书目与近代科技传播[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周莉;浅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郭锐敏;;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民主输出的特点及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王兆良;郑红;;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张珍珍;;教会学校与安徽教育近代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黎明;王欢;;经济结构、社会网络与宗教认同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崔长青;;翻译教材的描写性探因[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朱军;;国家繁荣的标志:多元化下的价值统一——转型时期政府塑造社会认同感的职能研究[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4 钱子文;;我们到底要什么?——危机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化[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6 任小玫;;从自我与他者到主体间性: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记》为个案兼谈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之去向[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7 邱畅;;中国形象在美国小说中的误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田鹏颖;;马克思和康德“两种实践”观的本体论隐喻——试从社会技术哲学视角看[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舒丽丽;;对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茶腊村多元宗教文化的田野考察[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10 寸炫;;云南广山寨全寨信教(基督)的成因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现喆;西方法在中韩两国的移植和转型及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隋伟;东亚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丽;曹禺与奥尼尔戏剧人物比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琳彬;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8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月如;;挺立在峭壁上的十字架——傈僳族皈信基督教原因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张丹枫;近代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和影响[J];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06期

3 王伟;邱丕相;;武术弱连带优势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胡维革,郑权;文化冲突与反洋教斗争——中国近代“教案”的文化透视[J];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01期

5 程伟礼;;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6 何桂春;试论近代中国教案发生的根本原因[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7 郭镇之;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J];国际新闻界;2001年03期

8 艾红红;朱丽丽;;民国时期基督教广播特色初探[J];国际新闻界;2010年07期

9 张晓琼;碰撞与冲突——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传播特征探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10 石茂明;基督徒循道公会在石门坎传播的社会分析──近代西方宗教势力对华“文化侵略”的反思[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峰;乡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D];上海大学;2004年

2 岳志强;“文化传播”理论视角中的传教士与美国华人社会(1848-1900)[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谢明;当代中国基督教传播方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宫慧娟;传播学视域下的基督教在华传播活动解读[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西方传教士与近代贵州(1861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西方传教士与近代贵州(1861-1949),,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0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70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4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