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纳粹统治时期德国的反犹宣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11:21

  本文关键词:纳粹统治时期德国的反犹宣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纳粹党 纳粹政权 反犹宣传 希特勒 戈培尔


【摘要】:本文从宣传入手,讨论了纳粹政权借助高度协同一体化的宣传机器传播反犹意识形态,强化德国社会存在很久的反犹思想,形成普遍的反犹共识,并指出这是二战背景下纳粹党的犹太政策发生从驱逐迫害到“最终解决”巨变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首先在长时段上考察了纳粹政权反犹宣传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背景,指出20世纪初,德国公共领域的进一步扩大转型一方面增强了纳粹党上台之后进行政治宣传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也给政治宣传提供了广阔的施展舞台。反犹主义在德国长期存在,犹太阴谋论也不是纳粹党的首创。在威廉帝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反犹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带上了种族主义色彩,这可以说是纳粹党的反犹理论最直接的意识形态源泉。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纳粹政权反犹传机器的建造过程,包括纳粹党上台执政之后实现德国传媒行业的意识形态统一和行政管理集中,还有主要反犹“理论家”和主要的反犹宣传手段。正是有了高效率的宣传机器和强大的宣传“理论家”,纳粹党才能够把领袖与无数普通德国民众直接联系起来,反犹主义从而通过日常的宣传活动持续地渗透所有宣传对象,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观念和态度。反犹宣传的具体内容与纳粹党的政治目标以及二战战局的演变密切相关,反犹主义一方面是纳粹党认识历史的棱镜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它解释新闻事件的重要依据。纳粹政权面临的战场局势不断恶化,伴随这一过程的是犹太阴谋论与新闻事件越发紧密的结合,以及纳粹对犹太问题认识的不断激进过程,还有纳粹党的犹太政策从驱逐迫害到种族灭绝的剧烈转变。毫无疑问,纳粹政权的反犹宣传有着巨大的效果。二战爆发之前,长期的反犹宣传强化了早已存在的反犹主义意识形态,促成了普遍的反犹共识。在二战背景下,反犹主义是纳粹党解释新闻事件的主要依据,反犹主义深刻渗透了德国民众对“犹太问题”的看法,为纳粹党的犹太政策实现从驱逐迫害到“最终解决”的巨变打下民意基础。最后,在二战之后,反犹宣传和大屠杀一直引发人们的思考,留下了所谓的奥斯维辛遗产。
【关键词】:纳粹党 纳粹政权 反犹宣传 希特勒 戈培尔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516.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6
  • 1、选题缘起和意义9
  • 2、国内外研究现状9-14
  • 3、概念界定14
  • 4、创新与不足之处14-15
  • 5、研究方法15-16
  • 第1章 纳粹政权反犹宣传的社会历史与意识形态背景16-19
  • 1.1 公共领域空前扩展与政治宣传16-17
  • 1.2 纳粹党继承改造的反犹主义17-19
  • 第2章 纳粹宣传机器的建造19-35
  • 2.1 传媒行业的意识形态统一化和行政管理集中化19-27
  • 2.1.1 出版印刷业20-22
  • 2.1.2 广播公司22-24
  • 2.1.3 电影业24-27
  • 2.2 希特勒之外的主要反犹宣传“理论家”和重要人物27-29
  • 2.2.1 戈培尔27-28
  • 2.2.2 狄特奇28-29
  • 2.2.3 希姆莱29
  • 2.3 主要传播手段29-35
  • 2.3.1 报刊29-30
  • 2.3.2 演说30-31
  • 2.3.3 集会31-32
  • 2.3.4 墙报32-35
  • 第3章 纳粹反犹宣传的内容35-50
  • 3.1 纳粹反犹宣传内容的生产过程35-36
  • 3.2 具体的反犹宣传36-50
  • 3.2.1 从纳粹党上台到二战爆发36-39
  • 3.2.2 从闪击波兰到进攻苏联39-44
  • 3.2.3 从进攻苏联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受挫44-48
  • 3.2.4 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受挫到帝国覆灭48-50
  • 第4章 纳粹反犹宣传的效果50-55
  • 4.1 实现意识形态同化促成普遍的反犹共识51
  • 4.2 从驱逐迫害到最终解决实现犹太政策的彻底激进化51-53
  • 4.3 战后对反犹宣传和大屠杀的反思53-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光;早期纳粹宣传及其群体心理学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731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731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d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