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从德国思想史的嬗变看默克尔政府的“价值观外交”

发布时间:2017-09-06 00:15

  本文关键词:从德国思想史的嬗变看默克尔政府的“价值观外交”


  更多相关文章: 价值观 价值观外交 基督教化 民族主义 普鲁士精神 社会市场模式


【摘要】: 本文主要依照历史的发展顺序,结合“价值观”的文本定义以及默克尔政府的“阐释”与实践,从宏观上梳理出德国历史上几个主要阶段的价值观念及特点,及其对今天默克尔政府“价值观外交”的影响。同时指出,在德国(早期为普鲁士)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不但有知识分子的创作,而且是统治阶级根据其利益而作的选择,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是具体的、历史的。默克尔政府的“价值观”也不例外,它既是对传统文化选择性的继承:继承了中世纪宗教价值观的“普世性”传统,以近代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及体现其特色的“社会市场模式”为渊源,摒除了相应时期在普鲁士(德国)占主导地位的独特的“普鲁士精神”。而在这种“阐释”过程中蕴藏着“西方中心主义”:强调早期日耳曼种族部落特性的“优越性”,虚构中世纪时期的“优美与崇高”,宣扬独特的“普鲁士(德国)精神”,以“外交”的形式推行“社会市场模式”及资本主义自由、人权等。而其“价值观外交”也是对当前国内外局势的现实权衡,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 依照历史的发展顺序,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⑴早期文字记载中的日耳曼种族、部落特点。在这方面日耳曼部落并无什么特别优越之处,由于后来西方盛行种族主义,这种优越感却成了德国知识分子、统治阶级构建自己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基石,如后期浪漫派、希特勒等。虽然其中的许多理论与实践已被德国所摒弃,但在今天仍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自己置于道德高地,要求其他国家按照自身模式进行改造是其突出表现,如实施“价值观外交”。 ⑵中世纪主要围绕德国地区的“王权”与“教权”的合作、争斗展开。这也是德国(地区)逐渐基督化的过程,但“教权至上”的价值观体现了排他性与残酷性。随着教会力量的增长,这种特性在宗教裁判所、十字军东征等事件中得以暴露,并在后来欧洲的殖民过程中得以传承,当今在许多“社会科学”中以“科学”、“普世”等名义蕴含着“西方中心主义”的实质。 ⑶向近代转变过程中,资本主义价值观萌发,默克尔政府的种种“价值观”理论、符号主要基于此。教会到了十四五世纪已极度腐化,路德教得以确立并影响至今。自此后德国思想大家辈出,17至19世纪初期,德国四分五裂,但德国的启蒙运动取得巨大成就。19世纪以来,主要形成了以早期的康德、莱辛,后来的歌德、席勒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民主、和平传统,但普鲁士的兴起以及统一德国,使追求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独特的“普鲁士精神”占据了统治地位,并推动德国参与世界争霸,两次世界大战都以失败告终。 ⑸二战后,象征独特“德国精神”的普鲁士作为实体被分割开,军国主义被摒除,民族主义鲜有提及,(联邦德国)按照美国化的要求进行了非纳粹化、民主化改造??但德意志民族通过自身的努力,以传统中的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思想为旗号,成功创建“社会市场模式”。两德统一后,德国要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默克尔政府的“价值观外交”应运而生。它以资本主义自由、民主观念和“社会市场模式”为旗号,既有其文化传统,更是基于对德国国家利益、国际形势的考虑。
【关键词】:价值观 价值观外交 基督教化 民族主义 普鲁士精神 社会市场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51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二) 研究现状9-10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10-12
  • 第一章 早期的“基督教化”及影响12-22
  • 1.1 早期“日耳曼人”的部落特性12-13
  • 1.2 中世纪前期(约5 世纪~10 世纪)的王权“基督教化”13-16
  • 1.2.1 克洛维改信基督教14
  • 1.2.2 加洛林王权“基督教化”14-15
  • 1.2.3 “德意志”的产生与“国家教会制”的形成15-16
  • 1.3 中世纪后期(约11 世纪~15 世纪)“教权至上”的实践及影响16-22
  • 1.3.1 德皇对“神圣罗马帝国”的虚妄追求16-18
  • 1.3.2 “教权至上”的实践及影响18-22
  • 第二章 德国近代思想的孕育22-32
  • 2.1 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萌芽22-23
  • 2.2 宗教思想的排它性23-24
  • 2.3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24-26
  • 2.4 德国启蒙运动的无奈背景及特点26-32
  • 2.4.1 德国启蒙运动的无奈背景26-27
  • 2.4.2 德国启蒙运动的特点27-32
  • 第三章 民族主义的发展及独特的“普鲁士精神”32-43
  • 3.1 民族主义的兴起及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思想32-35
  • 3.1.1 “拿破仑战争”激发起民族主义思想32-35
  • 3.1.2 歌德、席勒等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思想35
  • 3.2 普鲁士的特殊道路及独特的“普鲁士精神”35-43
  • 3.2.1 普鲁士国家资本主义的兴起36-37
  • 3.2.2 奥托·冯·俾斯麦武力统一德国37-39
  • 3.2.3 独特的“普鲁士精神”要求争夺世界霸权39-43
  • 第四章 “社会市场模式”的成功及价值追求43-57
  • 4.1 联邦德国“社会市场模式”的构建43-47
  • 4.1.1 西德时期“社会市场模式”的发展43-46
  • 4.1.2 德国统一后的追求46-47
  • 4.2 默克尔政府的价值观外交47-56
  • 4.2.1 价值观外交的概念及实践48-50
  • 4.2.2 实施价值观外交的原因分析50-54
  • 4.2.3 对价值观外交的一些思考54-56
  • 小结56-57
  • 结语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培雯;经济利益与价值观的冲突:冷战后德国对华外交政策的变化[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01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801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d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