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探析(1886-1914)

发布时间:2017-09-16 11:32

  本文关键词: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探析(1886-1914)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学生志愿者 传教


【摘要】: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Foreign Missions)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国内浓烈的宗教奋兴环境和在校青年学生广泛的宗教参与中迅速发展起来。该运动从一开始就将参与主体限定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经过在全国范围内高校的巡回宣传、招募、专门性的传教士课程培训之后最终完成向亚、非、拉美、澳洲、中东等海外之地的派遣。这一系列环节保证了学生志愿者远高于传统职业牧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教育背景)。这些知识分子传教士以“自由”的、多样的传教方式影响了海外传教之地,并且运动派遣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对美国宗教界和以高校为代表的教育界亦产生重要影响。 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参考资料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追溯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宗教背景。19世纪末美国整个社会浓烈的宗教氛围及穆迪领导的主日学校运动均为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具体到大学校园,学生们积极参与宗教团体,对海外传教的热情升温。 第二部分介绍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介绍运动的兴起、初期宣传、组织机构建设;细致地说明运动派遣学生志愿者前巡回宣传、招募、培训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通过呈现学生传教士的派遣地域、人员数量、活动资金等数据把握运动派遣的特征及学生志愿者传教士独特的“自由主义倾向”的传教方式。 第三部分分析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评价。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作用于海外的传教之地,还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在运动的宣传和鼓动下,,欧洲各国诸如英国、德国等基督教国家也仿效北美,组织起类似的学生志愿传教联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宗教氛围,促进了基督教传教在世界范围内的联合。 结语部分对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及其国内外影响进行了总结。运动的最终目的并没有实现。
【关键词】:美国 学生志愿者 传教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71.2;K7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6
  • (一) 本文选题依据8-9
  • (二) 本课题研究现状9-14
  • (三) 主要参考资料与研究方法14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14-16
  • 一、 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宗教背景16-25
  • (一) 达尔文进化论对宗教的冲击及美国新教活动16-19
  • 1、 达尔文进化论对宗教的冲击16-17
  • 2、 美国新教宗教活动17-19
  • (二) 19 世纪后半期美国大学校园内的宗教参与19-25
  • 1、 学生参与海外传教的传统20
  • 2、 罗伯特·怀尔德与“普林斯顿誓言”20-22
  • 3、 北美基督教青年会22-25
  • 二、 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与发展25-45
  • (一) 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25-27
  • 1、 黑门山暑期《圣经》学习会25-26
  • 2、 1886-1888 年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扩展宣传26-27
  • (二) 1888 年诺斯菲尔德大会及其建设27-31
  • 1、 1888 年诺斯菲尔德大会的召开27-29
  • 2、 “在这一代将福音传遍世界”29-31
  • (三) 运动的派遣准备工作及早期活动31-40
  • 1、 派遣准备工作之招募候选者31-33
  • 2、 派遣准备工作之志愿者培训33-36
  • 3、 运动的早期派遣情况及成果36-39
  • 4、 运动的经费问题39-40
  • (四) 1914 年前的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40-45
  • 1、 自由派传教倾向的增长40-41
  • 2、 学生志愿者多样化的传教方式41-43
  • 3、 1914 年运动的发展变化43-45
  • 三、 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45-52
  • (一) 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45-49
  • 1、 运动对北美大陆的本土影响45-48
  • 2、 运动在国际上的影响48-49
  • (二) 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评析49-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8
  • 后记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米佳,王剑华,刘宏全;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地区基督教传播速度加快原因分析[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蔡贤浩;基督教与近代科学的兴起[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林瑞琪;;基督教的交往观──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传播观的对话[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毕素华;;论基督教的慈善观[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5 叶立刚;;基督教环境观之分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刘建军;;基督教与中世纪文学观念的内在联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李红军;梅英;;浅析基督教对云南少数民族社会教育的影响[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8 李淑娟;;论基督教的入世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程敏;;基督教的演变与施密特的解读——评《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10 张永广;;社会化与国家化: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发展路径之比较[J];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芝梅;;从基督教看宗教现代化问题[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2 游斌;王爱国;宫玉宽;;多元民族文化中的基督教:“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调查报告[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3 宫玉宽;;中国少数民族基督教会之比较研究——以朝鲜族教会和苗族教会为例[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4 代丽丹;;从“圣杯”看文学与基督教的互释关系[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5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一辑[C];2010年

6 章雪富;;希腊化、希腊主义和基督教[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八辑[C];2008年

7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八辑[C];2008年

8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九辑[C];2009年

9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二辑[C];2005年

10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七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新平 董江阳;基督教研究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记者 蓝希峰;“基督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论坛成果丰硕[N];中国民族报;2013年

3 卓新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积极引导基督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唐晓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基督教由谁来中国化?[N];中国民族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蓝希峰 实习生 王亚凤;基督教中国化:老命题 新担当[N];中国民族报;2014年

6 苏贤贵;穿越宗教的科学话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7 民族出版社 刘海涛;尘封的拓荒者[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魏_扯

本文编号:862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862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