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近代俄国政府对犹政策的演变(1772-1917)

发布时间:2017-10-08 00:24

  本文关键词:近代俄国政府对犹政策的演变(1772-1917)


  更多相关文章: 沙皇政府 对犹政策 演变 反犹主义 1772—1917年


【摘要】: 历史上,犹太人是以苦难与不断流散而出名的民族。几乎所有有一定数量犹太人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国家都曾把犹太人视为异己,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其进行歧视和迫害。在俄国,犹太人的命运也是如此。沙皇俄国在早期就坚决把犹太人驱逐出境,但在1772至1795年间三次瓜分波兰并获得原波兰领土上的数以万计的犹太人后,它成为世界上犹太人数量最多的国家,这时起犹太人问题也成为俄国真正意义的社会问题,它不能再对犹太人采取驱逐出境的政策,而建立起犹太栅栏区以强化对他们的统治。从1772年—1917年沙皇政府基本上采取排犹反犹政策,虽然在期间有过对犹太人的少许宽容,但在对犹政策演变的趋势上反犹主义是渐进的,从限制、压迫最后发展到全民的集体迫害浪潮。沙皇政府的反犹政策激化了国内犹太人与沙皇政府之间的矛盾,引起犹太人的抗争与出走,并最终给整个犹太人世界带来深远的影响。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俄国政府早期的对犹政策。关于俄国犹太人的起源,史学界存在争议,本文认为俄国犹太人源于哈扎尔犹太人和西方犹太人。论述俄国犹太人问题的产生及沙皇政府早期的对犹政策。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1772年—1855年沙皇政府对犹政策的演变过程。在这期间沙皇政府的限制性政策从形成趋向强化。探讨政府对犹政策给犹太人的经济生活、文化、心理状态造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评述亚历山大二世的对犹政策从开明转向反动(1855—1881)。亚历山大二世统治前半期对犹太人采取了相对开明的政策,犹太人的处境是沙皇统治时代最好的,堪称为对犹政策的“光辉时代”。但后半期却发生变化,对犹政策趋向反动。探讨亚历山大二世对犹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沙皇政府的对犹政策从全面限制走向集体迫害(1881—1917)。论述沙皇政府的全方位的限制政策,评述全民的集体迫害浪潮。 第五部分主要探讨沙皇政府反犹主义政策的后果,分析反犹政策的原因,总结沙皇政府对犹政策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沙皇政府 对犹政策 演变 反犹主义 1772—1917年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512.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10
  • 一、俄国政府早期对犹政策的回顾10-17
  • (一) 俄国犹太人的起源10-15
  • 1. 史学界关于俄国犹太人起源问题的争论10-12
  • 2. 俄国犹太人的起源12-15
  • (二) 俄国犹太人问题的产生15-16
  • (三) 沙皇政府早期的对犹政策16-17
  • 二、限制性政策的形成与发展(1772-1855)17-28
  • (一) 限制性政策的形成18-22
  • 1. 犹太栅栏区的建立18-19
  • 2.1804 年法律的实行19-22
  • (二) 限制性政策的强化22-27
  • 1. 犹太人征兵制的实施22-24
  • 2.1835 年法律的颁布24-26
  • 3. 国立犹太学校的创办26-27
  • (三) 限制时代对犹政策的影响27-28
  • 三、从开明转向反动(1855-1881)28-41
  • (一) 犹太人的曙光28-34
  • 1. 废除少年征兵制29-30
  • 2. 扩大犹太人居住权30-32
  • 3. 推行宽容的教育政策32-34
  • (二) 反动的犹太人政策34-38
  • 1. 对犹太人问题态度改变的原因34-35
  • 2. 反动的犹太人政策35-38
  • (三) 亚历山大二世对犹政策的实质38-39
  • (四) 亚历山大二世对犹政策的影响39-41
  • 四、从全面限制走向集体迫害(1881-1917)41-47
  • (一) 全方位的限制政策41-45
  • (二) 集体迫害45-47
  • 五、沙皇政府对犹政策的反思47-54
  • (一) 沙皇政府对犹政策的后果47-50
  • (二) 沙皇政府反犹政策的原因分析50-52
  • (三) 沙皇政府对犹政策的经验教训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8-59
  • 后记59-6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礼刚;段,

本文编号:990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990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e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