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的发生机制初探分析.pdf
本文关键词: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的发生机制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的发生机制初探 姓名:肖辉馨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刑法学 指导教师:周静 座机电话号码 山东大学硕Il: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犯罪如何生成,这是犯罪学的元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困扰着人类社会的问题。
只有正确地揭示犯罪的生成机制,才能制定科学的犯罪抗制对策。犯罪心理机制
包含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它是犯罪心理引起犯罪行为的
工作方式与过程的总称,也就是要从犯罪人的心理方面揭示犯罪行为发生的机理。
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①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和规律,阐明犯罪行为发
生的动力和源泉问题;②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环节和阶段问题,探讨从犯罪心
理到犯罪行为发生的机理;③犯罪行为发生的常见模式与特殊模式问题。 人格结构中的需要是促使个体形成犯罪心理的原始动力。需要是在一定的生
活条件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需要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内部心理或生理上存
在着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当人处于缺乏状态时体内出现的自动平衡倾向和
择取倾向时,,便会把缺少的东西视为需要。需要在人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中是一个
积极而又活跃的因素,需要的发展变化,促进个体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推动个
体为满足需要去进行积极的活动。犯罪人只有先行产生了某个需要,才会在此需
要的基础之上形成犯罪动机,并且进一步推动个体实施犯罪行为。 当犯罪的某种内在需要或欲求被犯罪主体明确地意识到,或者外在诱因的出
现激活了犯罪主体的某种需要,而且该需要与抽象的犯罪手段和侵害目标相联系
而形成故意犯罪的意向和想法时,就意味着犯罪意
本文关键词: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的发生机制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0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0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