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推理的认知加工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3 11:37
传递性推理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传递性关系的判断构成推理前提,通过推理判断出哪个最大或哪个最小。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高级的逻辑推理能力,是儿童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后才具备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幼儿和动物也能完成该任务,因而对其是否是一种高级逻辑能力产生了质疑,而关于这一质疑主要集中在意识的作用上。以往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往往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指导语、呈现方式等,相互之间的可比较性还有待证实。本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具体图形、规则抽象图形、不规则抽象图形)和不同的逻辑项数(五项、六项)来研究传递性推理能力。按照传统的传递性推理研究范式,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练习阶段和测试阶段。在练习阶段,给被试随机同时呈现两幅相邻的图片,让被试选择其中一幅,被试做出选择后给予“正确”或“错误”的反馈,这些图片之间存在着等级关系,在经过一定次数的练习之后进入测试阶段。在测试阶段除了之前呈现过的组合外,还包括了需要测试的不相邻图片组合以及首尾组合,要求被试根据练习阶段学得的规律做出正确的选择,此阶段不给予反馈。实验结束后,要求被试填写一份事后测量问卷,以此来评定被试的意识等级。实验被试为1...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全文概要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1 传递性推理的理论模型
1.1.1 传统模型
1.1.2 简约模型
1.2 行为研究
1.2.1 意识发挥重要作用
1.2.2 意识与推理过程无关
1.2.3 对意识作用的评价
1.3 脑机制研究
1.4 动物研究
1.4.1 动物具有传递性推理能力
1.4.2 联想学习解释不了的动物实验
1.4.3 对动物实验的评价
1.5 问题提出
第二部分:研究设计
2.1 研究构想
2.2 被试
2.3 实验材料
2.4 实验程序
2.5 数据记录
第三部分:研究结果
3.1 实验一结果
3.1.1 问卷结果
3.1.2 不同意识等级结果
3.1.3 不同刺激材料结果
3.1.4 不同配对组合结果
3.1.5 相关分析
3.2 实验二结果
3.2.1 问卷结果
3.2.2 不同意识等级结果
3.2.3 不同刺激材料结果
3.2.4 不同配对组合结果
3.2.5 相关分析
第四部分:讨论
4.1 意识的作用
4.1.1 五项系列任务中意识的作用
4.1.2 六项系列任务中意识的作用
4.1.3 意识作用总结
4.2 不同材料的影响
4.2.1 五项系列任务中材料的影响
4.2.2 六项系列任务中材料的影响
4.2.3 不同材料影响总结
4.3 不同测试组合分析
4.3.1 测试阶段新组合准确率分析
4.3.2 测试组合的影响分析
4.3.3 不同测试组合分析总结
第五部分:研究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演绎推理认知神经研究[J]. 刘志雅.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2]演绎推理是基于规则还是模型?——来自空间推理的证据[J]. 张小将,刘昌,刘迎杰.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2)
[3]传递性推理的认知与脑机制探讨[J]. 杨娟,邱江,张庆林. 心理科学. 2008(03)
[4]儿童传递性关系推理的发展及其心理模型[J]. 李红,贾谊峰,张富洪.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5]传递性关系推理的简约模型——诠释传递性关系推理的新理论[J]. 陈璟,李红,张仲明. 心理科学进展. 2004(03)
[6]传递推理脑机制研究进展[J]. 贾谊峰,李红.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1)
[7]论儿童的传递性关系推理[J]. 李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1)
本文编号:3492951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全文概要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1 传递性推理的理论模型
1.1.1 传统模型
1.1.2 简约模型
1.2 行为研究
1.2.1 意识发挥重要作用
1.2.2 意识与推理过程无关
1.2.3 对意识作用的评价
1.3 脑机制研究
1.4 动物研究
1.4.1 动物具有传递性推理能力
1.4.2 联想学习解释不了的动物实验
1.4.3 对动物实验的评价
1.5 问题提出
第二部分:研究设计
2.1 研究构想
2.2 被试
2.3 实验材料
2.4 实验程序
2.5 数据记录
第三部分:研究结果
3.1 实验一结果
3.1.1 问卷结果
3.1.2 不同意识等级结果
3.1.3 不同刺激材料结果
3.1.4 不同配对组合结果
3.1.5 相关分析
3.2 实验二结果
3.2.1 问卷结果
3.2.2 不同意识等级结果
3.2.3 不同刺激材料结果
3.2.4 不同配对组合结果
3.2.5 相关分析
第四部分:讨论
4.1 意识的作用
4.1.1 五项系列任务中意识的作用
4.1.2 六项系列任务中意识的作用
4.1.3 意识作用总结
4.2 不同材料的影响
4.2.1 五项系列任务中材料的影响
4.2.2 六项系列任务中材料的影响
4.2.3 不同材料影响总结
4.3 不同测试组合分析
4.3.1 测试阶段新组合准确率分析
4.3.2 测试组合的影响分析
4.3.3 不同测试组合分析总结
第五部分:研究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演绎推理认知神经研究[J]. 刘志雅.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2]演绎推理是基于规则还是模型?——来自空间推理的证据[J]. 张小将,刘昌,刘迎杰.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2)
[3]传递性推理的认知与脑机制探讨[J]. 杨娟,邱江,张庆林. 心理科学. 2008(03)
[4]儿童传递性关系推理的发展及其心理模型[J]. 李红,贾谊峰,张富洪.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5]传递性关系推理的简约模型——诠释传递性关系推理的新理论[J]. 陈璟,李红,张仲明. 心理科学进展. 2004(03)
[6]传递推理脑机制研究进展[J]. 贾谊峰,李红.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1)
[7]论儿童的传递性关系推理[J]. 李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1)
本文编号:3492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49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