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心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发布时间:2025-02-09 09:55
   "心理统计"课程在本科心理学课程中居于核心地位,但传统的"心理统计"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有待提升;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学生易产生厌倦感;受限于传统课程环境,学生参与度少;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等。提出并实施了"心理统计"课程的案例实践教学模式、联合备课的分块专题教学模式、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和多样化考核方式等改革措施,取得了融合课程的基本目标和长期目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以及有效分配学生的精力和时间的教学改革效果。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心理统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弱,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采取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三)传统的课堂讲授环境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教学参与度低
    (四)课程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学生存在突击备考现象
二、“心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以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生的科技活动为导向组织课程教学
    (二)建立分专题教学、各专题讲授教师联合备课的制度
    (三)采用案例教学模式
    (四)实施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三、“心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一)有机融合了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和长远目标
    (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四)有效引导学生科学分配学习精力和时间



本文编号:4032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4032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0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