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刊“全相平话五种”的史料研究
本文关键词:元刊“全相平话五种”的史料研究
【摘要】:本文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全相平话五种”的史料来源。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运用统计比较的方法,通过对“全相平话五种”史料来源进行考察,将其史料来源归为三类:一、复述或照抄史书等典籍;二、据史书等典籍中的零星记载敷衍铺叙而成;三、无据可征、虚构而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运用史料的特点与方法,进而探讨其有别于正统历史著作的史学观念,发掘其在史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全相平话五种 史料 史学观念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47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7-12
- 第一节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的研究历史及现状7-10
- 一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的发现7-8
- 二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的研究现状8-10
- 第二节 研究元刊“全相平话五种”史料的思路与方法10-12
- 第二章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的内涵与特征12-20
- 第一节 概述“讲史”与“平话”12-16
- 一 “讲史“的起源与发展12-14
- 二 释“平话”14-15
- 三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的体制15-16
- 第二节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创作的时代背景16-20
- 一 元代的政治与社会16-17
- 二 元代文学的特征17-18
- 三 元代平话兴盛的原因18-20
- 第三章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的史料研究20-50
- 第一节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故事情节的史料来源20-45
- 一 复述或照抄史书等典籍20-24
- 二 据史书等典籍中的零星记载敷衍铺叙而成24-43
- 三 无据可征、虚构而成43-44
- 四 小结44-45
- 第二节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运用史料的方法45-50
- 一 张冠李戴,移花接木45-46
- 二 妙手生发,善于铺叙46-47
- 三 虚构或采用民间故事47-48
- 四 复述或抄录史书48-49
- 五 小结49-50
- 第四章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所体现的历史观念50-57
- 第一节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所体现的平民化历史观念50-53
- 一 平民化的英雄主义史观50-52
- 二 强调道德责任的相互性52-53
- 第二节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所体现的宗教史观53-57
- 一 “天命无常”与阴阳五行53-55
- 二 “天辅善人”与因果报应55-57
- 第五章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的史学价值57-60
- 一 传播和普及历史知识57-58
- 二 开辟了史学编纂的新思路58-59
- 三 反映了特定时代的历史真实59-60
- 结语60-61
- 注释61-63
- 参考文献63-66
- 中文摘要66-68
- 英文摘要68-69
- 后记69-70
- 导师及作者简介7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恒展;已始“有意为小说”——《幽明录》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4期
2 郑红翠;浅谈《聊斋志异》故事类型与大团圆结局方式[J];蒲松龄研究;2003年01期
3 王恒展;《东阳夜怪录》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4 沈天水;唐人小说与唐代婚姻法[J];蒲松龄研究;2004年04期
5 邵吉志;六十多年来蒲松龄俚曲研究概述[J];蒲松龄研究;2005年01期
6 王光福;聊斋鬼狐源[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7 李军锋,王恒展;简论宋元话本小说对《剪灯新话》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8 刘伟;试论《任氏传》狐意象的基本特征[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9 王昕,付建舟,王剑萍;略谈清末民初的“新聊斋”[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10 刘富伟;;胡适蒲学研究的理论反思[J];蒲松龄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季鸿;;林冲——《水浒传》中独特的英雄[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3 段军;耿光华;;动静相和 道技相谐——论“三言”的叙事结构[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4 任永安;;对封建旧秩序的冲击与市民社会新秩序的整建——“三言二拍”思想内容新探[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5 胡继琼;;底层叙述在《水浒全传》中的文化抉择[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6 薄清江;;从南阳汉画看中原本土文化的历史传承[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逊;葛永海;;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东京故事”[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冻国栋;;略论唐宋间关羽信仰的初步形成及其特点——以董O顾毒D辖诙仁菇暌峁匦抻袢孛砑恰肺齕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9 祁志祥;;“真幻”说: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真实观[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夏琰;戴铭;;浅析《初刻拍案惊奇》里的中医药文化[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6 岳立松;晚清狭邪书写与京沪性别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乐亭皮影的佛教因素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智慧;《豆棚闲话》与“三言”叙事艺术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李苗菊;《世说新语》与《儒林外史》之叙事共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邱海珍;《连城璧》、《十二楼》女子形象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敬坡;《越绝书》《吴越春秋》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彦峰;“权力的合理架构”: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2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8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