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关中儒学群体与南北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17-10-23 22:35

  本文关键词:清初关中儒学群体与南北学术交流


  更多相关文章: 清初 关中 儒学群体 南北学术交流


【摘要】:从现存经典学术史所呈现的清代学术史面貌来看,清初关中学术无疑处于边缘化境地。但实际上,清初的关中一度成为学术会聚交流的一个中心和清初北方儒学的重镇,在清初的学术界、思想界有过巨大的影响。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其依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当时有许多南方学者如顾炎武、屈大均、阎尔梅、杨甲仁等都曾到过关中。尤其顾炎武一生曾五入关中,经常与关中学者诗酒论学,为一时之盛,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更是有三年多的时光在关中度过。另外还有许多学者虽然没到过关中,但他们也与关中学者有着通信联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人里,有铁杆的明遗民,也有清朝的官吏。他们的酬唱论学,除遗民间互通声气、蓄意有为的“遗民运动”因素而外,从主客观上,都有明显的学术交流互动的倾向与痕迹,尤其以山陕互动、南北互动为代表,生动地展现出了一幅宏大的学术交流图景。其二,不仅如此,关中的许多学者都曾有壮游四方的经历,如李楻、李柏、王弘撰、孙枝蔚、李楷等的南游江南,李因笃的游山西,以及由于被荐徵博学鸿儒,关中曾有八人东行京师,他们广结一时道德文章之士,诗酒酬唱论学不已,在当时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因此,其游历本身也就带有南北学术文化交流的宏大意义。这些人在地域内部群体上的紧密联系以及与外界的广泛交往,在清初学术思想会聚交流上起过重要作用,这种内外互动,不仅推动了关中学术自身的发展,也使得关中学术精神在当时得以充分张扬。 本文共五部分。绪论主要是对选题目的和研究取径说明、相关研究状况的评介以及某些概念的界定。正文三部分分别从内、外以及学术思想的个案比较来说明清初关中儒学群体的存在和在当时学界的地位以及所产生的影响。除在较浮泛的层面进行论述外,二、三部分都选取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个案研究,企图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入的探讨。余论是全文的引申,主要想在正文的基础上简略说明清初关中儒学群体在后世清代学术史研究中的边缘化境地并分析这一边缘化的原因。
【关键词】:清初 关中 儒学群体 南北学术交流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49.1
【目录】:
  • 独创性声明3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3-5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5
  • (一) 选题目的及研究取径7-8
  • (二) 20世纪涉言此论题的相关论著8-12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说明12-15
  • 一、清初关中儒学群体的形成——以“关中三李四贤”为中心15-35
  • (一) 关中三李四贤及其交游16-24
  • (二) 以“关中三李四贤”为中心的清初关中学者交游网络的建立24-26
  • (三) 清初关中学者重要人物生平著述综考26-35
  • 二、清初关中学者南游与南方学人入关35-53
  • (一) 关中学者南游论学踪迹及其影响——以李楻、王弘撰为例35-47
  • (二) 南方学人入关及其学术交流活动——以顾炎武为例47-53
  • 三、清初关中学术思想与外界之比较——以顾炎武与其“关中三友”为例53-68
  • (一) 顾炎武与李楻——李、顾论学三书分析53-63
  • (二) 顾炎武与李因笃、王弘撰63-68
  • 余论68-75
  • 参考文献75-79
  • 后记79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冉耀斌;清代三秦诗人群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龙冬梅;孙枝蔚及其诗歌创作[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白林坡;王弘撰金石书画交游及书学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085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85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d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