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对金代社会习俗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论佛教对金代社会习俗的影响
【摘要】:佛教对金代社会习俗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信众对寺院大量布施,各种佛教邑社纷纷建立,佛教的因果报应、积德行善思想被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并身体力行,世俗社会的命名习俗、丧葬习俗也打上了深刻的佛教烙印。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黑龙江省博物馆保管部;
【关键词】: 佛教 社会习俗 金代 布施 积德行事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代佛教研究”(12BZJ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6.4
【正文快照】: 学界以往关于金代佛教的研究多偏重金代佛教政策、佛教宗派等方面,而佛教对金代社会习俗的影响则少有论及1。事实上,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到金朝时已经拥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加之金朝统治者的扶持和提倡,佛教对金代社会习俗的影响几乎随处可见。本文依据《金史》及石刻史料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飞;;吾以尘缘事梵刹——试析金代汉族家庭的宗教信仰[J];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晓飞;;金代墓饰中的宗教因素[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景爱;;塔子城出土辽大安残刻三题[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3期
3 吴敬;;金代玉器发现与研究述评[J];宋史研究论丛;2013年00期
4 谷峗;;奉国寺“过去七佛”造像与护国思想[J];齐鲁艺苑;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张文平;内蒙古地区蒙元城镇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赵永军;金代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晓飞;金代汉族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谷峗;辽塔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6 王姝;金代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单欣;语言与世界—《华严经》语言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宁波;金代北京路地区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王晓东;大型室外铁质文物结构现状及加固方案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张宏利;辽朝部族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娜;女真墓葬中的萨满文化因素考察[D];吉林大学;2012年
2 顾聆博;完颜希尹家族墓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红娟;金代梁山千佛洞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4 石林梅;“春水”“秋山”玉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通;金元全真教女冠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6 宋佳;金代玉器的考古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刘士郡;佛教信众家庭生活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8 孟宪涛;完颜希尹家族与金朝政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9 娄娟娟;11-13世纪初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城市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卢成敢;中国东北地区辽金瓦当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健才 ,陈相伟;辽代宾、祥、益、威四州考[J];史学集刊;1984年03期
2 张博泉;完颜希尹家族考略[J];史学集刊;1986年04期
3 段一平;;韩州四治三迁考[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2期
4 冯大北;;金代官卖寺观名额考[J];史学月刊;2009年10期
,本文编号:1088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88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