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国语》与史官文化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近三十年《国语》与史官文化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史官文化 《国语》 马端临 刘知几 《史通》 官修 先秦史 近三 十年 记言
【摘要】:正《国语》与史官文化的关系,实际是史书与史官文化关系研究的一个分支,而史书与史官文化的关系,又是史官文化研究的一个方面。如果要探究前两个问题,必须先从史官文化的研究现状谈起。笔者所指近三十年指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行文中也对古人和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概述。一、关于史官文化方面的研究关于古代史官文化,前人做过许多研究。据笔者所知,唐代刘知几《史通》,杜佑《通典》;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史官文化;《国语》;马端临;刘知几;《史通》;官修;先秦史;近三;十年;记言;
【基金】:“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培育基金资助阶段性成果之一(校研字〔2014〕7-1)
【分类号】:K225.04
【正文快照】: 《国语》与史官文化的关系,实际是史书与史官文化关系研究的一个分支,而史书与史官文化的关系,又是史官文化研究的一个方面。如果要探究前两个问题,必须先从史官文化的研究现状谈起。笔者所指近三十年指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行文中也对古人和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过常宝;“春秋笔法”与古代史官的话语权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过常宝;《左传》源于史官“传闻”制度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过常宝;;《左传》虚饰与史官叙事的理性自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李福敏;夏商周三代史官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J];档案学通讯;2000年02期
5 林晓平;略论先秦史官与中国古代图书典籍的关系[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刘隆有;;我国古代的史官制度[J];贵州文史丛刊;1984年01期
7 王树民;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史”的发展演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文畅平;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建立及其缺憾[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9 张强;史官文化与巫官文化及宗教神话之关系[J];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10 张强;先秦史官与史官文化考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宝全;;瞽目艺人文化渊源及民间口头传播述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李洲良;阐释的权利:《公》、《z@》释例举隅——春秋笔法与今文经学(上)[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3 吴炳;李章程;;历代文档人员变迁的思考[J];办公自动化;2010年24期
4 郭金标;;从巫史文化的起源看巫与史分离的原因和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
5 过常宝;“春秋笔法”与古代史官的话语权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过常宝;;《左传》虚饰与史官叙事的理性自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仇利萍;杨世文;;《国语》学的奠基与展望——近10年来《国语》研究述评[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马媛媛;;从出土文献看先秦藏书[J];图书与情报;2010年05期
9 孔永红;;“左史记动 右史记言”重审视[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10 钟其炎;;先秦史官的职责与地位变化[J];档案与建设;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国静;;论唐代起居舍人与起居郎[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立新;甲骨文中所见祭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正发(阿里瓦萨);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张金梅;“《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李建军;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9 谢彦明;秦汉京师治安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居三;《国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超;西周王朝中央官僚体制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周小平;《诗三百》结集成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薛雅芬;汉魏六朝人物传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李涛;《吴越春秋》虚实论略[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秦飞;“鲁哀公问孔子”文献综合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安宝罗;战国游说与诸子之“说”[D];北京大学;2011年
7 赵永丽;史学史视野下的《世本》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焦妮;先秦两汉吴越纪事流变考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英杰;东晋政治影响下的史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晶;《左传》鬼神观念及其成因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E.G.普列布兰克;王东;;中国的史学评论:刘知几和司马光[J];安徽史学;1989年01期
2 易平;;《左传》中的传记体雏形[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3 阎步克;士·事·师论——社会分化与中国古代知识群体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4 吕艺;论《吕氏春秋》的结构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5 过常宝;“春秋笔法”与古代史官的话语权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过常宝;《左传》源于史官“传闻”制度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童庆炳;;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左传》叙事艺术论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李汉鹏;论先秦时期的贞人集团[J];东南文化;1993年04期
9 杨宽;吕不韦和《吕氏春秋》新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5期
10 陈奇猷;《吕氏春秋》成书的年代与书名的确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伟龙;《吕氏春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绪霞;《晏子春秋》成书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生;试论地理环境在先秦史官文化兴起中的作用[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陆有富;;杜诗中的史官文化因素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张强;史官文化与巫官文化及宗教神话之关系[J];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4 林继富;;中国民间传说与史官文化[J];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03期
5 黄一龙;;“史民文化”与“史官文化”[J];杂文月刊(选刊版);2011年03期
6 姚霖;;史官文化源流考[J];文教资料;2011年08期
7 ;思想渊薮——史官文化[J];神州;2012年16期
8 林继富;中国民间传说与史官文化[J];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03期
9 张强;先秦史官与史官文化考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10 黄一龙;;“史民文化”与“史官文化”[J];炎黄春秋;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来;;春秋时代的天道观念[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历史学教授 罗志田;人云亦云的史官文化[N];南方周末;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焕玲;宋代奰史组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8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8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