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节文》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20:30

  本文关键词:《孟子节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孟子节文》 罢孟子配享 非孟 朱元璋


【摘要】: 洪武二十七年(1394),明太祖朱元璋命令翰林学士刘三吾重新修订《孟子》,将其中八十余章删去,是为《孟子节文》。《孟子节文》是朱元璋钦定的科举教科书,它的兴废历程,反映了明初士人与国家的关系由紧张到缓和的变化,为明初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而又有趣的视角。 由于史料的遗佚与人为改篡,《孟子节文》兴废的本末过程一直晦而不明,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勾稽史料,理清《孟子节文》的纂修背景与过程。本文第二部分试图通过对《孟子节文》版本、著录以及对科举影响的考察,来推断它对明初社会的实际影响,并解决底本、分章等文本上存在的问题。删削《孟子》虽然是朱元璋的旷古奇举,但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考察,它与北宋兴起的“非孟”思潮,有着极深的思想渊源。从明初社会背景来看,君权的高度强化、士人与国家关系的紧张与对立,是催生《孟子节文》的两个现实政治诱因。文章的第三部分,笔者试图通过追溯非孟思想的源流、重新回归明初具体的历史语境,来阐释《孟子节文》的思想史意涵。《孟子节文》通行了十七年,永乐九年(1411)才被废止。文章的最后将考证《孟子节文》废止的过程,并结合社会背景的变化,推测其被废止的原因。
【关键词】:《孟子节文》 罢孟子配享 非孟 朱元璋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1章 研究回顾与展望6-12
  • 1.1 选题意义6
  • 1.2 研究回顾与反思6-10
  • 1.3 研究展望10-12
  • 第2章 《孟子节文》纂修本末考辨12-21
  • 2.1 钱唐与罢孟子配享事件12-17
  • 2.2 刘三吾、游义生与《孟子节文》的纂修17-21
  • 第3章 《孟子节文》的文献学研究21-28
  • 3.1 著录与版本21-22
  • 3.2 分章与底本问题22-24
  • 3.3 《孟子节文》对《孟子》的删节24-25
  • 3.4 《孟子节文》与明初科举25-28
  • 第4章 从非孟到删孟:《孟子节文》的思想渊源与成立背景28-47
  • 4.1 尊孟与非孟28-29
  • 4.2 宋人对孟子的批评29-33
  • 4.3 《尊孟辨》与《孟子节文》33-35
  • 4.4 《孟子节文》与明初社会35-45
  • 4.5 《孟子节文》的删削标准45-47
  • 第5章 《孟子节文》的废止47-55
  • 5.1 孙芝上疏47-49
  • 5.2 《孟子节文》废止原因的推测49-55
  • 第6章 小结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与成果6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向荣;;明钱宰《早朝诗》史料勘误及教学应用[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02期

2 张荷群;;学术史上质疑孟子的几种方式[J];淄博师专学报;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1119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19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3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