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行事官小考

发布时间:2017-11-02 12:32

  本文关键词:禅让行事官小考


  更多相关文章: 禅让 行事官 御史大夫 太保 太尉


【摘要】:禅让是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基本模式之一,禅让仪式也是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众多官僚参与其中。这之中,以奉送玺绶的行事官最为重要。汉魏禅让以御史大夫奉送玺绶,源自此前曹氏父子受封魏公、魏王时以御史大夫行事,目的除崇重禅让仪式外,亦象征着旧汉官僚向魏朝皇帝臣服。魏晋禅让以"太保+太尉"组合奉送玺绶,渊源有二:太尉源于东汉皇帝即位礼仪,太保出自《尚书·顾命》。两次禅让以不同官职奉送玺绶,显示出新王朝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曹魏重法务实,西晋则较重视儒家理想政治。魏晋以下,东晋南朝禅让行事官多沿袭"太保+太尉"组合,北朝则在继承的同时出现一些新变化。和此前禅让一样,南北双方仍多以兼职行事,显示出王朝对禅让仪式表演功能的重视。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禅让 行事官 御史大夫 太保 太尉
【分类号】:D691;K23
【正文快照】: 自220年曹丕代汉以禅让方式成功地实现改朝换代以来,其所开创的禅让模式便成为中古时代王朝更迭方式的主流,如清人赵翼所说,“至曹魏创此一局,而奉为成式者,且十数代,历七八百年”。1尤其是在权臣夺位建立新朝的场合,几乎无一例外都采取了禅让模式。作为中国古代王朝更迭最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国林;魏晋南北朝禅让模式及其政治文化背景[J];社会科学家;1993年02期

2 李俊方;两汉皇帝即位礼仪研究[J];史学月刊;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吴恩培;;从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奉祀的六朝文士看吴地文化的嬗变[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3 谷曙光;论黄庭坚对韩愈诗歌的接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尉利工;;《孟子》由子学到经学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陈以爱;;钱穆论政学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2期

6 沈文凡;张德恒;;韩白关系略论——以文道观为中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曹端波;;唐代社会阶层结构变革:由贵贱到贫富[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钱龙;;北魏安置六镇“饥民”失误浅论[J];沧桑;2007年01期

9 杨璐;;皇权与士权消长中的九品中正制度[J];沧桑;2007年05期

10 宋军风;;唐宋商人舆服演变考述[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以爱;;钱穆论政教关系[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黄耀X;;禅宗与对句[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3 王永平;;萧梁皇族人物之崇尚玄学及其相关文化风尚[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永平;徐成;;近六十年来有关南朝襄阳地区武力豪族研究述评[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永平;;刘宋皇族之“本无术学”及其行为粗鄙化之表现[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6 堀井裕之;;崔民^y事迹与太宗修《贞观氏族志》——以《崔^y(崔民^y)墓志》为线索[A];唐史论丛(第十九辑)[C];2014年

7 丁红旗;;论隋时《文选》学中心在江南的形成及其北移[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傅绍磊;唐代后期政治与士风文风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咸晓婷;中唐儒学变革与古文运动嬗递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碧妍;危机与重构[D];复旦大学;2011年

8 陆庆祥;苏轼休闲审美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刘秀俊;“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吕玉霞;魏晋时期儒佛道思想互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飞娜;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德恒;唐代武周时期诗歌略论稿[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芳;魏晋南北朝游侠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紫琪;魏晋禅代与少帝政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熊玉梅;萧梁入北文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强;西晋北渡士族陆机交游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焦虹玮;魏晋南北朝上层女性的困境[D];兰州大学;2011年

9 仲秋融;谢庄诗文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卫国;“庆元党禁”视域下之朱子学转向[D];海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31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31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4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