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唐代文宗朝党争问题
本文关键词:再论唐代文宗朝党争问题
【摘要】:唐文宗朝的党争是唐代政局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政治事件,也是预示着唐代政局由中唐转入晚唐的关键性标志之一。传统所谓"牛李党争"的提法不仅不符合史实,还具有很大的误导性,比较确切的称谓应是"二李朋党",而这场党争其实是在唐文宗朝才真正爆发的,它以"甘露之变"为界,分为大和党争和开成党争前后两个不同阶段,且各具特色。文宗朝党争深受当时政治体制及其演变的影响,是一种体制内权责矛盾的产物。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政局演进 党争 二李朋党 体制矛盾
【分类号】:K242
【正文快照】: 唐文宗是唐后期首位以宗室亲王身份入继大统的皇帝,由于他英年继位,又有一定的个人修养,故力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即位之初,文宗依靠裴度、韦处厚和路隋等元老勋臣的辅佐,朝政颇有起色,一改自穆宗、敬宗以来之弊政。但大和初年这种比较积极进取的政治局面仅仅维持了两年多,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建国;关于唐代牛李党争的几个问题——兼与胡如雷同志商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
2 李贵;20世纪牛李党争研究述评[J];廊坊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3 王炎平;牛李党争始因辨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4 王西平;;杜牧与牛李党争[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5 刘智亭;;李商隐与牛李党争[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赵睿才;;发掘自己的灵魂——长吉诗理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崔文彬;;试论苏轼的排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方胜;罗芳芳;;“九华四俊”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方胜;;晚唐诗人曹松生平事迹考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霍宏伟;;隋唐洛阳东城形制布局的演变[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6 赵立新;;梁代的聚书风尚——以梁元帝为中心的考察[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蓝岭;姚乐音;;盘王碧渡海漂失传说辨析[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8 冯培红;;论晚唐五代的沙州(归义军)与凉州(河西)节度使——以“河西”观念为中心的考察[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9 徐日辉;;以渤海国申遗为契机强势牡丹江旅游经济[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章管炜;;《左传》杜注“既葬释服,谅暻终制”论及其成因解析[A];第九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煜;民愤在量刑中的定位[D];湘潭大学;2010年
9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朱亚兰;王安石咏史诗与北宋中期政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炎平;辨牛李之争与士庶斗争之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2 韩W磐;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朋党之争[J];厦门大学学报(文史版);1954年01期
本文编号:1134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3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