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中央官学考
本文关键词:五代中央官学考
【摘要】:学校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化民成俗的重要手段,是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古代的中央官学是全国最高的学校,集中体现着国家的教育政策、法令和法规,是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五代中央官学的研究是深入进行五代研究的必要内容。本文试图对五代中央官学的基本面貌做一尝试性的勾勒,力求详实、客观地梳理、分析和论述其学校制度。根据现有的史料,我将论文分为六部分:学校类型、学官设置、生员制度、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考试制度及学礼制度。笔者认为:五代乱世,,中央官学虽不甚发展,时兴时废,但它介于唐宋中央官学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是唐之贵族式学校教育向宋之平民化学校教育过渡的关键阶段,对唐宋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鸿;;九年义务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J];考试周刊;2011年51期
2 赛亚平;;浅议新时期下艺术与学校教育相互间的促进作用[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3期
3 周春香;;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4 张富群;;钱伟长眼里的好学生[J];文苑(经典美文);2011年07期
5 张长征;;“和谐”视角下的学校教育机遇蕴含——基于社会学的学校价值反思[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6 王志毅;;音乐人类学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黄琦;邓祥英;;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8 余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较量[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赵爱伦;;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问题述略——以《档案史料选编·黑龙江少数民族》为中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03期
10 张军才;;品“学”[J];民主;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霜叶;;服务与生存——新时期教师角色小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叶金花;;浅谈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3 陈莉;;三结合转化潜能生的对策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4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王万章;崔学勤;王路;;老年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7 李春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校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浅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衰减问题研究——以中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张鹤;;博物馆如何加强与学校教育的联系(摘要)[A];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文集[C];1987年
10 ;电影为学校教育服务任重道远[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所 凌兆福;学校教育应以“大学业”为中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何捷;请不要假借父母的名义[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周润智;健全的学校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4 张耕山;加大学校教育力度[N];江西日报;2004年
5 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党委书记 李志春;忠实履行神圣使命 扎实推进学校教育[N];大同日报;2009年
6 西南师范大学学通社 陶丽;当网络到来的时候,学校教育怎么办?[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白石洲中英文学校校长 兰金仁;学校教育应当做些什么?[N];深圳商报;2004年
8 董晨 顾德宁;学校教育润物细无声[N];新华日报;2004年
9 鸣琦 赵力;大学生怎样看当前的学校教育[N];陕西日报;2004年
10 浙江省宁波市老庙小学 罗树庚;学校教育能否摆脱家长的不当干涉[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家凤;五代中央官学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晓昱;中国西北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润娥;兰州市普通高中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左东芳;农村初中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马丽燕;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马晓丽;多元文化背景下肃南裕固族学校音乐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77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77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