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实:格尔必齐河位置之争的起源
本文关键词:名与实:格尔必齐河位置之争的起源
更多相关文章: 尼布楚条约 格尔必齐河 吉林九河图 黑龙江流域图 皇舆全览图
【摘要】:关于康熙年间中俄《尼布楚条约》议定界河格尔必齐河的位置,学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今东经119°10',北纬35°08'的格尔必齐河就是当年的界河,而国外有些学者则认为是其东边的阿玛扎尔河(在清代曾被称为大格尔必齐河)。本文从分析大量的清代有关界河格尔必齐河的舆图和文献资料入手,爬梳两种界河位置观点的资料依据及起源,认为外国传教士负责绘制的《皇舆全览图》错误地把格尔必齐河标注在大格尔必齐河的东边,之后清代编纂的大量舆图、文献甚至西方介绍中国疆域的书籍不加考辨地沿袭传抄,这成为误解界河格尔必齐河位置的资料基础。格尔必齐河位置之争,揭示了清代舆图文献编纂过程中沿袭传抄的弊病,只有不断追溯资料的原始来源,辨别原始资料的正误,才能从根本上还原历史真相。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引言中俄尼布楚条约拉丁文本第一条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鲁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1,于是,格尔必齐河成为早期中俄东段边界的一条界河而备受关注。但是清代有关黑龙江流域一系列的舆图上,位于黑龙江上游恰好有两条格尔必齐河,大格尔必齐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峤;;格尔必齐河问题新探[J];才智;2014年07期
2 薛虹;彩绘满文黑龙江地图和格尔必齐河的位置[J];清史研究;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强;;清末东北移民实边政策述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牛汝辰;地图测绘与中国疆域变迁[J];测绘科学;2004年03期
3 牛汝辰;地图主权价值论[J];测绘科学;2005年04期
4 常胜;;俄国对黑龙江边疆的殖民化[J];北大史学;2008年00期
5 周峤;;格尔必齐河问题新探[J];才智;2014年07期
6 庞昌伟,庞昌荣;《中俄尼布楚条约》乌第河未定界范围及界碑考略[J];黑河学刊;2001年01期
7 张馨原;;间宫林藏与《东鞑纪行》[J];黑龙江史志;2012年10期
8 孟繁勇;;清代前期东北三将军研究综述[J];理论界;2010年10期
9 吴雪娟;;郎谈《九路图》与“九路”巡边考[J];历史档案;2009年01期
10 吴雪娟;;清代满文舆图概述[J];满语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时春丽;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王学勤;晚清民初布特哈八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白莉娜;清初中俄东北边事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吴雪娟;康熙满文本《九路图》与清代巡边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郭菲菲;黑龙江近代边防法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赵相群;1689—1722年俄中经济文化交往及其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曹青;西方传教士与清康熙朝政关系述论[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6 李琳;中俄边界问题的解决及影响[D];延边大学;2010年
7 安娜;清代呼伦贝尔佐领敖拉·昌兴及其巡边[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圣雷;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研究(1858-1917)[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何钰;从根忒木尔事件看早期中俄逃人问题[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虹;彩绘满文黑龙江地图和格尔必齐河的位置[J];清史研究;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峤;;格尔必齐河问题新探[J];才智;2014年07期
2 ;问题解答[J];历史教学;1980年11期
3 刘存宽;;边界研究的可喜成果——评《早期中俄东段边界研究》[J];历史研究;1993年04期
4 程弓;;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连载十八)[J];黑龙江史志;2013年18期
5 庆思;历史不容篡改──评《十七世纪俄中关系》第二卷《前言》[J];黑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6年02期
6 ;[J];;年期
,本文编号:1179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7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