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封禅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22:23

  本文关键词:汉唐封禅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代 唐代 封禅 比较


【摘要】: 以“祭天告成”为目的的封禅典礼,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成功举行过七次,汉唐居其五,它成为这两个盛世对内、对外展示其强大国力、宣示其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和舞台。有关汉、唐二朝诸帝封禅,已有颇多成果,但比较汉唐封禅的专题研究,则较为少见。本文旨在比较分析汉唐诸帝封禅的异同,从这一特定的视角考察汉唐政治文化的变迁,以凸现汉唐皇权合法性论证中的不同特征,进而探讨汉唐皇权政治的演进过程及规律。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仪礼。它具有宗教和政治的两重属性,一方面它包含宗教祭祀的内容,是一场以天地为祭祀主神、帝王主祭、随行大臣等参与的祭祀大典;另一方面,伴随着封禅的又有改元、考课、大赦、赏赐等内容,因此它又具有政治性。史籍有明确记载的封禅开始于秦始皇,其后汉武帝兼采方术和儒术开创“汉家封禅”,并由此被后世称为“元始封禅故事”。王莽依据儒家经典,曾三次计划巡狩天下,其真实意图是进行封禅。以谶言登基的光武帝,又以谶言作为封禅的条件,使得封禅更加神圣化。魏晋南北朝和隋代,虽屡次有封禅之议,却都未能实行。至唐太宗时代,王朝日趋强盛,群臣也多次劝请封禅,并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厘定了详细的封禅礼仪,然而因为皇帝对封禅心存诫惧,所以封禅计划最终仍胎死腹中。唐高宗在武则天的支持下,完成了泰山封禅,其中由后宫参与的禅祭典礼,反映出当时武后政治力量的增强。作为中国古代唯一女皇,武则天成功完成了嵩山封禅,实践了唐高宗未遂的中岳封禅计划,也打破了独封泰山的格局。其后唐玄宗以中兴唐室为名,在封禅泰山成功后,又曾计划封禅华山。实际上,这是对唐高宗意欲遍封五岳的延续,也是对武则天嵩山封禅的模仿。 本文对封禅古说之驳议,汉唐诸帝封禅背景、动机之剖析,王莽、唐太宗封禅未果原因之考论,封禅所见汉唐政治变化变迁及其表征之探讨,均在前人基础上或多或少有所推进。其中对汉唐封禅异同的比较,自以为是本文最显著的创新之处。在其宗教性上,由于封禅与郊祀关系密切,从祭祀主神、主祭人、参与人员到具体的礼仪,都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可以结合郊祀来考察汉唐封禅的异同。汉唐封禅的祭祀主神从太一到昊天上帝的变化,配享神灵从无到有、从专配到并配,主祭人可以由女性担当、儒学对封禅仪礼的逐步改造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在其政治性上,伴随封禅的改元、考课、大赦、赏赐等内容。封禅典礼是在王朝建立之后加强其合法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虽然汉唐二代均采用这种手段来论证王朝的合法性,但是其原因和做法显然存在很大的区别。汉武帝以符瑞封禅,光武帝以谶言封禅,唐太宗因心存诫惧不果封禅,唐高宗山武后推动先后封禅,唐玄宗以中兴唐室封禅。大体来讲,唐代封禅比汉代封禅更加隆重,参与人员的范围和规模扩大,所耗财力、物力更多,此外从汉代的独封泰山到唐代的“遍封五岳”,汉代封禅的神秘性和唐代封禅的展示性也形成鲜明的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2;K23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爱兰;秦汉时期祭天制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2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82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7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