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23:10
本文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研究
【摘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人类自身的繁衍为前提的,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延续得以实现的形式,便是婚姻。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是奴隶制社会走向衰落,封建社会渐趋形成的时期,史称大变革的时代,受其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成为我国婚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的影响下,婚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它的变化大致体现在三个阶段里:春秋前期、春秋战国之际和战国时期。婚姻变化的表现主要有:春秋前期的媵妾婚,经历了春秋战国之际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后,逐渐转为战国时期更加广泛的多妻婚;春秋时期的“同姓不婚”经历了春秋战国之际的“同姓相婚”后,逐渐转化成一种政治婚姻;春秋前期婚姻保守、多禁忌,到春秋战国之际婚姻变得相对大胆和开放,战国时期婚姻被纳入了比较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中。历经了以上这些变化,战国后期形成的婚姻制度,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婚姻的雏形,对后世我国婚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既进行分阶段的具体分析研究,又将之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力图从经济、政治等多方面探求婚姻发展变化的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25;K23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阳;论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之政治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鲁楠;春秋时期华夏与非华夏的政治婚姻[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82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8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