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常州——城市形态与科举的地理阐释

发布时间:2017-11-14 10:39

  本文关键词:宋代的常州——城市形态与科举的地理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常州 科举 聚落形态 地理阐释


【摘要】:两宋时期,常州科第极为发达。宋人往往将之与州城内的后河相联系,从地理术数的角度给予解释。这种科第与地理术数相关联的解释分4个阶段逐渐被塑造出来,分别为:缘起于庆历三年李余庆"开河"的相关言论;崇宁初年知州朱彦疏浚河道,邹浩撰文确立关联性;淳熙十四年知州林祖洽修浚河道,陆游、邹补之进一步阐发;咸淳三年史能之修浚河道,王应麟撰文力图超越地理术数的范畴,以更符合一般的儒家理性。后河与常州科举兴衰的关联性解释,在实质上是主持修浚河道的官吏,为平衡各方利益之冲突,借来动员地方的有效信仰资源。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宋代择居习俗的流变与聚落形态变迁研究”(10CZS015)
【分类号】:K244
【正文快照】: 年的社会制度,它在影响社会政治、文化、知识、国民性等诸多方面的时候,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大量地参与了地理景观和社会空间的塑造。这种塑造及其过程,既有符合其所处时代的理性部分,也有相当不合时代理性的因素。(1) 无论如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与知识、信仰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e,

本文编号:1185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85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e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