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融合:清代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8-02-03 03:42

  本文关键词: 清代 民族文化 交流 融合 出处:《满族研究》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交流与融合:清代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与会学者对清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满洲文化的特点、清代满洲与汉、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清代满洲文化与境外民族的交流,进行了深度探讨。会议议题还包括清代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满文文献、文学艺术等方面。
[Abstract]:"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ethnic Cul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Manchu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s in Beijing and the Ming and Qing Research Cen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attended by schola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chu culture,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Manchuria and Han,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in Qing Dynasty, Manchuria culture and overseas ethnic groups in Qing Dynasty were discussed in depth. The topics of the meeting also included the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Qing Dynasty. Manchu literature, literature and art,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2012年11月24日至25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交流与融合:清代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北以及韩国的近5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围绕“清代民族文化”这一主题,与会学者展开了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佳;;清代西域地名的功能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王有亮;路宁;;清代归化、绥远城的书院及其历史地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吴建雍;;清前期中西贸易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J];清史研究;2008年01期

4 赵艺蓬;;浅析元清两代对汉族政策的异同及其影响[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袁一堂;;清代钱荒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2期

6 刘厚生;陈思玲;;清代“功牌”小考[J];文史知识;1994年06期

7 赵慧峰;;幕客与清代社会[J];文史知识;1998年07期

8 张林;略论清代吉林的驿路交通及其对边疆地区开发的贡献[J];东疆学刊;1999年04期

9 孔祥录;清代青海伊斯兰教产生教派的原因探析[J];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04期

10 米海平;略论十六国时期南凉文化[J];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帆;孔云峰;姚俊刚;;河南省清代1809-1819、1836-1881年两时段县级赋税GIS[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魏章柱;;清代台湾学校教育及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3 丁海斌;陈凡;;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张民服;;试论清代中原经贸业的发展[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5 周典恩;;清代畲汉文化冲突述议[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6 马凤磊;青白音;;辽上京城的兴建、布局及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未想;;辽代的一个文化学术传播园地——辽上京寺院功能另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陈庆江;;论徐霞客旅游考察中的文化意识及文化活动[A];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王红光;;对清代贵州民族文化变迁的思考[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10 王梅堂;;《元史》记载的部分典籍编译始末考[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却咏梅;留住民族文化的记忆[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齐星仁;留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雷永莉;让民族文化代代相传[N];太原日报;2006年

4 记者 周芙蓉;一百年后,研究苗族服饰要到国外?[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记者 宋莉;抢救、保护民族文化“基因”刻不容缓[N];长春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艳;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创新之道[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严宝康;保护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N];解放日报;2006年

8 记者 高永丽;我盟3个文化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9 凉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达久木甲;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N];凉山日报(汉);2006年

10 黄英;再现鲜为人知的西夏王朝[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邦君;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周t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煜达;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复旦大学;2005年

4 毛晓阳;清代江西进士丛考[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雪华;清代吏胥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黄海云;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研究(至1840年)[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吴轶群;清代新疆边境地区城市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周典恩;清代台湾拓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路伟东;清代陕甘人口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磊;清代贵州女性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欣平;清代陕西关中市场探析[D];西北大学;2005年

2 秦兆祥;清代热河都统的设立与职能演化[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周之良;清代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宗萍;清代三峡腹地移民社会及其变迁[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一容;清代官吏惩戒制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支强;“西洋人传教治罪”条例论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高勇;清朝天花的防治和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康丽跃;清代社会保障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化涛;清代《孔子家语》研究考述[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群;冲突与调适[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86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486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7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