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汉人的入仕与迁转

发布时间:2018-02-03 21:54

  本文关键词: 汉人 科举 荫补 家世 辽代 出处:《中国史研究》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科举与荫补是辽代汉人入仕的主要途径,科举进身与荫补入仕者,在起家官与官职迁转过程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文武分途特征。有家世背景者,无论科举进身还是荫补得官,在高官阶段的迁转皆遵循由京府州长官、五京计使等升任南面宰执的升迁序列。家世对汉官个人仕途影响明显,这既是受契丹世选制与唐末五代藩镇旧制理念影响的结果,也是契丹统治者倚用汉人世家大族加强汉地统治、支撑皇权的必然产物。契丹皇帝扶植、倚重汉人世家大族,对于契汉联盟的构建、辽政权的长治久安起到积极作用。
[Abstract]: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he shade supplement were the main ways for the Han people to enter the office in Liao Dynas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he shady people who entered the official service showed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and military sepa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tarting up the official and moving the official post. Whethe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nto the body or the shadow of the official, in the transfer of senior officials are followed by the governor of Beijing prefectures, Wu Jingji, and so on promoted to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Zaijiao promotion sequence. Family background on the official career of the Han government has a clear impact. This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he selection system of Qidan Dynasty and the old system of the five dynasties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rulers of Qidan to strengthen the rule of the Han Dynasty and support the imperial power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Emperor Qidan. Relying heavily on the Han family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ee-Han alliance and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Liao regim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历史系;
【基金】:2011年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汉族士人与辽代社会”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1QY058
【分类号】:K246.1;D691.42
【正文快照】: 辽朝任用汉人为官的方式很多,如赏赐、荫补、科举、荐举、入粟补官等,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荫补与科举。关于辽朝选官制度,学术界巳有不少成果?,笔者也曾就辽代荫补制度的类型、范围、功效等做过初步探讨但有关辽代汉人人仕尚存在较大研究空间,本文拟在分析科举出身与荫补人仕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景平 ,冯永谦;辽代梁援墓志考[J];北方文物;1986年02期

2 田高;王利华;王玉亭;;辽代《张懿墓志》补考[J];北方文物;2011年03期

3 苏天钧;;北京南郊辽赵德钧墓[J];考古;1962年05期

4 黄秀纯;;辽代张俭墓志考[J];考古;1980年05期

5 齐心;;金代韩(讠尔)墓志考[J];考古;1984年08期

6 王成生;;辽宁朝阳市辽刘承嗣族墓[J];考古;1987年02期

7 齐心;;辽丁氏两方墓志考[J];考古;1988年07期

8 李锡厚;辽代宰相制度的演变[J];民族研究;1987年04期

9 吴凤霞;契丹世选制的发展变化及其历史作用[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10 王未想;;内蒙古巴林左旗发现辽代王士方墓志[J];考古;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的军事势力[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2 邓小南;;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管窥——以中日韩学界对于宋代政治史的研究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刘后滨;;“正名”与“正实”——从元丰改制看宋人的三省制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刘江;;宋朝公文的“检”与“书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彭善国;;辽墓鹰猎题材壁画及相关文物初识[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6 彭善国;;法库叶茂台23号辽墓出土陶瓷器初探[J];边疆考古研究;2010年00期

7 李建平;;北京最早的皇家园林遗址——鱼藻池[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8 杨晶;辽墓初探[J];北方文物;1985年04期

9 胡顺利;金代信武将军刘元德墓志补说[J];北方文物;1988年01期

10 李锡厚;;关于辽朝的参知政事[J];北方文物;199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包国滔;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暨南大学;2011年

6 石瑞丽;宋代官营工商业竞价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连旗;北宋嘉yP二年进士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常德荣;南宋中后期诗坛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许浩;《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吴增辉;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亚秋;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一;契丹西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启慧;试论辽代契丹贵族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6 贾连港;宋代内禅政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韩迎迎;宋代药材产地、市场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鲍君惠;宋代郑州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韩芙荣;赵鼎交游及其唱和诗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任贵松;北宋黄河埽所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靳枫毅;;西汉柳城故址考辨[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03期

2 金毓黻;;略论近期出土的辽国历史文物[J];考古通讯;1956年04期

3 齐心;;北京出土辽张嗣甫墓志考[J];考古;1983年11期

4 程遂营;五代幕府文职僚佐[J];南都学坛;2001年05期

5 李桂芝;契丹贵族大会钩沉[J];历史研究;1999年06期

6 张志勇;辽朝选任官吏的方式考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王璧文;;凤凰嘴土城[J];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08期

8 苏天钧;;略谈北京出土的辽代以前的文物[J];文物;1959年09期

9 刘精义;张先得;;北京市通县金代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7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勇;辽代法制史研究述评[J];辽宁高职学报;2001年01期

2 张志勇;辽代惩治官吏犯罪的法律规定考述[J];北方文物;2002年03期

3 佟宝山,贺林;从阜新关山辽墓看辽代后族的历史活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王善军;论辽代皇族[J];民族研究;2003年05期

5 武玉环;辽代的赋役制度[J];北方文物;2003年01期

6 胡兴东;辽代后妃与辽代政治[J];北方文物;2003年02期

7 陈其斌;凌迟入律在辽代[J];读书;2003年05期

8 武玉环;尹宿nf;;辽代职官的犯罪与惩罚[J];东北史地;2004年08期

9 刘刚;论辽代体育对金元清体育的影响[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张国庆;论辽代家庭生活中佛教文化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庆;;论佛教对辽代经济的负面影响[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2 戴中原;;辽代“巡贴”诸钱与寺院经济的关系[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3 张鹏;;互动交流中的辽代皇室审美趣味与艺术成就[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张国庆;;辽代社会史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薛勇;;辽代十二生肖钱钱赏析[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6 何天明;;对辽代钱币研究的几点看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7 黄震云;赵明奇;;辽代戏剧初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杨敬民;玄鹰;;辽代自然风光花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9 孟建仁;;从兴安盟出土的几批辽代窖藏钱币谈辽代货币的发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10 王未想;;辽代的一个文化学术传播园地——辽上京寺院功能另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邵国田;辽代雕花木弓囊[N];中国文物报;2000年

2 本刊记者 孙玉洁;叱咤风云二百年 辽代文明再惊世[N];中国艺术报;2002年

3 黄震云;辽代文学的写作与流传[N];光明日报;2007年

4 杨铁男;辽代娱乐活动的珍贵资料[N];朝阳日报;2008年

5 刘宝林;辽上京博物馆征集到罕见辽代残碑[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6 记者 李富;辽都故地巴林左旗新发现两处辽代窖藏[N];赤峰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凤军;辽代文化:沈阳特色文化的“金矿”[N];沈阳日报;2011年

8 大连 冯永兰;一件辽代的“巡防”牌[N];中国文物报;2013年

9 孙黎;融合与互补:辽代文学论[N];吉林日报;2003年

10 邱宏;辽代沈阳叫“沈州” 辽代“后族”葬法库[N];沈阳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蒋金玲;辽代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辽代僧人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张小丽;辽代文学中民族民俗融合特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魏孔;内蒙古辽代城址初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连连;辽代妇女社会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鹏;辽代占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蕊;辽代女性建言议政问题探究[D];渤海大学;2013年

7 蒋飞飞;辽代玻璃制品初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黄震;辽代史官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朱良娟;辽代职官考核与升黜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祝建龙;辽代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88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488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2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