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街弹”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8-03-08 00:07

  本文选题:汉代 切入点:街弹 出处:《史学集刊》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汉代确有"街弹",并非传抄之"讹"误。"街弹"是汉代官府设在街里的治安组织,其执事人员有街正、街卒,主要职守是"引导"交通、"训化"街中违法之民。类似后世的警察。"街弹"与"正弹"或"正卫弹"的性质、所涉内容、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等有别,二者不可混同。
[Abstract]:There was a "street bomb" in the Han Dynasty. "Street bomb" was not a false copy. "Street bomb" was a security organization in the street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an Dynasty. Its deacons included street guards and street soldiers. The main duty is to "guide" traffic, "train" street illegal people, similar to later generations of police. "Street bomb" and "right bomb" or "right guard bomb" nature, involved cont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re different, the two can not be mixed together.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
【分类号】:K234;D69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剑呜;;秦汉时代的市政[J];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05期

2 张金光;;论汉代的乡村社会组织——弹[J];史学月刊;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慧;;敦煌、居延简中的“关、戊、iij”[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刘洋;;汉代“不道”罪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冯利兵;卜风贤;;秦汉时期农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5 高东海;;先秦农业生态观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6 武剑青;;曹魏水利工程与三国后期政治格局的变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7 徐彬;论唐代法律史的编纂成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邹春生;秦汉财务审计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刘向明;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看汉初吏治的特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王柏中,隋文家;秦朝利用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的规范管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重庆工学院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内部控制课题组;;从睡虎地秦简看秦国的内部控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罗运环;;楚地出土简帛与荆楚文化[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3 严健民;;论中医理论的魂[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4 孙伯欣;吕文亮;;新时期疫病流行与中医瘟疫理论创新的思考[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孝林;赵小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源头在古代[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剑光;;六朝唐五代江南城市市场的形制与变化[A];唐史论丛(第十五辑)[C];2012年

7 姚秀兰;;近代中国律师制度探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6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茂林;渔业相关传统生态智慧与水域生态养护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8 刘黎;王维诗歌三家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柯镇昌;战国散文文体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贾万里;白银市贪贿类犯罪主体认定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6 赵涓;突厥语文学与汉语文学殉情故事人物变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赵文斌;论唐律中的不孝罪[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9 陈伟奇;中国古代刑法亲属容隐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佟宇帆;间接正犯立法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金光;银雀山汉简中的官社经济体制[J];历史研究;2001年05期

2 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J];历史研究;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永强;;汉代海盗与沿海社会治安管理[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2 吉家友;;论战国秦汉时期上计的性质及上计文书的特点[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陈维昭;;汉代“黄门”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宋治民;;汉代铭刻所见职官小记[J];考古;1979年05期

5 高宇;;试析汉武帝的个性形成及其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6 陈长琦;;汉代郡政府行政职能考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7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婚姻制度[J];孔子研究;1996年02期

8 刘少虎;论汉代著述之风的形成[J];益阳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9 周宝瑞;汉代南阳水利建设[J];南都学坛;2000年04期

10 周长山;河北地区汉代城市的历史考察[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郝建平;;汉代统治思想变迁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徐心希;;浅谈董仲舒“大一统”理论与汉代史学观念的更新[A];董子思想初探——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文涛;;关于汉代“信都”的几个问题[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5 崔凡芝;;晋国史官及其职责[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陈朝汆;;隋唐农业管理机构叙论[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侯廷生;;冀州牧初探[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8 程利田;;从《劝农文》看朱熹的农业思想[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9 陈忠义;;夙夜悉心 唯民实忧——蔡襄倾注于泉州的人文关怀[A];蔡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纪念蔡襄诞辰9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建强;汉代的陶厕[N];中国文物报;2000年

2 李京华;应重视汉代陶灶陶釜“铁官铭”的考察[N];中国文物报;2002年

3 王子今 周苏平;汉代儿童的游艺生活[N];北京日报;2001年

4 李并成;武威王杖简与汉代尊老扶弱制度[N];人民政协报;2000年

5 郑州大学历史系 高凯;《二年律令》与汉代女性权益保护[N];光明日报;2002年

6 鲁正清;汉代在“西南夷”[N];云南日报;2001年

7 叶东兴 刘文杰;江西安远发现万余枚汉代窑藏铜币[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汪桂海;关于“大司马章”封泥[N];中国文物报;2001年

9 王永波;也谈中国古代的“瑞”与“器”[N];中国文物报;2002年

10 呼林贵;金饼功用、币值及其它[N];陕西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彤;礼教形成中的汉代妇女生活[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俊方;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陈一梅;汉代文献学及其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刘永强;两汉时期的西域及其经济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金普军;汉代髹漆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林兴龙;关于汉代社会救济的若干问题[D];厦门大学;2008年

9 范志军;汉代丧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郭浩;汉代地方财政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玫;两汉上计制度述议[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杜庆余;汉代田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杨舒眉;汉代宫廷女性生活探微[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蕊;汉代妇女服饰的考古学观察[D];郑州大学;2005年

5 高汝东;汉代救灾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张超;汉代“家”称谓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俊;汉代文吏的身份[D];厦门大学;2007年

8 秦小健;汉代太学教学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付强;汉代“主书”之吏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谢明伟;汉代匈奴的内迁及其社会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81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581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7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