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刻再造《宋元科举三录》实践报告
本文选题:宋元科举三录 切入点:文献再造 出处:《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校图书馆珍稀图书文献的再造复制,是解决文献"藏""用"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图书文献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成都大学图书馆对馆藏民国刻本《宋元科举三录》影刻再造的实践过程,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及其馆藏文献对大学生读者的教育功能。
[Abstract]:The reproduction of rare books and document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ns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llection" and "use" of documents, but also the protection of books and documents. Using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reconstructing the film engraving of the library of Chengdu University to the boo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ree record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nd discusses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and its collecti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readers.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K247;K244;G25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国林;张舜徽先生历史文献学成就述要[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潘文年;;清代中前期的民间刻书及其文化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纪晓平;王凤华;;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J];图书与情报;2005年06期
4 万彩红;;古人的图书价值观及其影响[J];图书与情报;2007年01期
5 赵海丽;王希平;;“郑”“张”中国文献学著述之比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董敏;赵永泉;;目录学视野下的《论语》变迁[J];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01期
7 贾丽莎;;论张舜徽在文献学学科领域的理论建设[J];才智;2012年17期
8 郎镝;;文献意识与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知识的建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9 马学良;李伟;;哈佛燕京学社汉学引得丛刊的文献学价值与思想[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周国林;;二十世纪中国古文献学检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林;晚清新政时期出版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刘方;宋代两京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顾月琴;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何周;吕思勉的文献学成就[D];安徽大学;2012年
6 赵向东;名象何曾定可稽,,毕竟同归天一寥[D];天津大学;2012年
7 邓芳宁;诗心铸史[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业伟;清代官修书画典籍的文献学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亮;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征[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俊青;宋代史钞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建;王国维经学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5 周绪彦;《华英字典》及其新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逄锦波;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构成[D];青岛大学;2002年
7 尹海江;《汉书·艺文志》体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安尊华;试论梁启超的史料思想[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海刚;缪荃孙文献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李维虎;《四库全书总目》凡例序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文琴;胡俊;;论诸葛亮的人才思想及其实践[J];宜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文伟;王俊桥;;“民为重,君为轻”——朱元璋民本思想与实践[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王文东;论清代康熙的礼教观及其政治伦理实践[J];满族研究;2003年02期
4 边树政;探索历史的真迹——评黄宗智《清代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杨翔宇;;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11期
6 李德楠,周建香;朱元璋的恤民思想与实践[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夏毅辉,祝江波,吴正东;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尝试——“关于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劣”之辩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陈超;;曹学Oz民本思想初探[J];东南学术;2007年04期
9 张保同;;汉代引礼入法的理论与实践述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吴其全,姜蕙;林则徐民本思想在实践中的升华[J];江淮论坛;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彩娟;社会记忆与历史表述[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李金玉;周秦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扬;试析朱元璋的“重典治国”思想和政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李海林;薛tD对程朱理学的体认与实践[D];山西大学;2007年
3 翟瑞芳;宋代家礼的立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轶男;商鞅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张慧敏;试论苏轼的仁政爱民思想及其实践[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李慧强;两汉教化与社会犯罪预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廖良梅;宋代文献学浅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627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2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