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族群交流看大禹传说多地发生的史实依据
本文选题:族群交流 切入点:大禹传说 出处:《中州学刊》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大禹传说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这种情况有其早期史实依据,并且是以夏族群对周边族群的征服为基础的。此外,大禹传说在春秋战国以后逐渐丰满和地域扩大还有其他的原因:首先,大禹族群在治水或征战过程中的迁播是大禹传说地域扩大化的重要途径。其次,早期国家的建立和华夏民族形成引发的民族认同是大禹传说多地发生的意识形态基础。最后,秦汉统一王朝建立后统治阶级的推崇和祭祀是大禹传说多地发生的现实需求。
[Abstract]:Dayu legends exist in many parts of our country. This situation has its early historical facts and is based on the subjug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ethnic groups by the Xia ethnic groups. In addition, After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re were other reasons for the gradual fullness and regional expansion of Dayu legend. Firstly, the relocation of Dayu ethnic groups in the course of water control or war was an important way to expand the region of Dayu legends. The national identity caus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arly stat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ideological basis for the occurrence of Dayu legends. Finally, the worship and sacrifice of the ruling clas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nified dynasty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is the realistic demand for the occurrence of Dayu legends.
【作者单位】: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分类号】:K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华;新夷夏东西说商榷[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周书灿;;文化播迁与山东境内大禹传说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韩建业;杨新改;;王湾三期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1997年01期
4 王克林;从出土文物看夏遗民的迁徙[J];考古与文物;2001年02期
5 李伯谦;长江流域文明的进程[J];考古与文物;1997年04期
6 周书灿;;大禹传说的兴起与丰富扩大[J];吕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周书灿;;大禹传说的多元并起、“层累”积聚与定型统一[J];吕梁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田继周;夏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J];民族研究;1985年04期
9 武越;;川青豫三省多地大禹故里之争一浪高一浪[J];中国地名;2012年05期
10 孙国江;;大禹治水传说的历史地域化演变[J];天中学刊;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张鹤耀;;浅析先秦时期的“天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许敏云;;今文《尚书》中总括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4 韩建业;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李冬梅;;孔子人论的再解读[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王乐文;;论朱开沟遗址出土的两类遗存[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7 李江峰;;《汉书·艺文志》的诗观念[J];图书与情报;2006年06期
8 倪铁颖;;《楚辞》中的后羿与河伯神话形象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吴桂兵;季海群;;长江流域龙山时代玉器概述[J];长江文化论丛;2002年00期
10 吴倩;;周书灿教授与大禹文化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江林昌;;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模式与演进轨迹[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吴文祥;刘东生;;试论黄土、黄土高原与原始农业和文明的关系[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永斌;中国汉族北方母系起源的遗传学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3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榞莉丹;《考工记》兵器疏婭[D];复旦大学;2011年
5 高方;《左传》文学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芮方;周代爵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包瑞峰;嬴秦礼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卫崇文;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曲文;韩非与晚周学术[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玲;《尚书·盘庚上》疑难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丹婷;儒家元圣周公德治管理思想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芳芳;推进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强;成周、王城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孙翔;陆贾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刘玉玲;北宋山东人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阎婕;中国异境淹留型传说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苏阳;先秦儒道两家生死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睿茹;两汉散文序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任新玉;巫山神女神话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红琴;;《禹贡》成书时代考[J];图书与情报;2006年05期
2 陈剩勇;“九州”新解[J];东南文化;1995年04期
3 杨栋;;禹平水土传说新解——从“敷土”到“治水”传说的演变[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01期
4 周书灿;;三苗南迁与湖南境内虞夏传说的发生[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5期
5 周书灿;;虞夏之际族群流徙、混融的考古学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温玉春,张进良;夏氏族起于山东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周书灿,张洪生;《禹贡》研究概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周书灿;;文化播迁与山东境内大禹传说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郑杰祥;河南龙山文化分析[J];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4期
10 高时阔;分野与交融——安徽淮河地缘文化解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本文编号:1640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40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