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酒税制度初探
本文选题:酒税 切入点:金代 出处:《北方文物》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金代酒税是金代税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代商业发展及统治阶级治理经济手段提升的表现之一。为了便于金代酒税的管理,统治阶级设置了中央到地方不同的酒务官员,这些酒务官有特殊的设置要求及规范,具体负责管理酒税的征收、上缴于国库等事务。金代酒税管理制度是一种基本上不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导向的一种政治管控手段,宗旨仍然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目的而服务的。
[Abstract]:The alcohol tax of Jin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ax system of Jin Dynasty, and is one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Jin Dynas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means of governing the ruling class in Jin Dynasty. The ruling class set up different wine officials from the central to the local level. These wine clerks had special requirements and norms for setting up, and were specifically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the collection of alcohol taxes. The administration system of alcohol tax in Jin Dynasty is a kind of political control means which is not guided by the law of market economy, and its purpose is still to serve the political purpose of the ruling class.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黑龙江职业学院)会计金融学院;
【分类号】:K246.4;F81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德厚;金上京城市经济初探[J];北方文物;1993年04期
2 王孝华;;金代女真人与酒[J];北方文物;2007年03期
3 王德朋;;论金代的禁榷制度[J];北方文物;2007年04期
4 武玉环;金代商业述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4期
5 王德朋;;金代商税制度考略[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朋;;论金代的禁榷制度[J];北方文物;2007年04期
2 А.Л.伊夫里耶夫;盖莉萍;;治中之印及赛金古城址行政级别考[J];北方文物;2009年04期
3 辛蔚;;金代“北库合同”印考[J];北方文物;2010年03期
4 赵永军;李陈奇;;黑龙江金代考古述论[J];北方文物;2011年03期
5 刘浦江;;金中都“永安”考[J];历史研究;2008年01期
6 尹鹏阁;;满语酒类词语文化语义探析[J];满族研究;2013年01期
7 窦坤;;金朝女真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酒文化[J];黑龙江史志;2013年09期
8 杨清华;;金朝后期行省官制考[J];史学集刊;2012年04期
9 林玉军;韩光辉;;金代镇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02期
10 李华瑞;杨小敏;;2007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钟淳;中国印章的特征和艺术性[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颖;辽金时期赋役制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包玉坤;满族饮食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希玲;元代商税务机构及税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潇;金代市场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5 刘婉;东北地区金代以前古玺印综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建权;金末对外战争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谢恩禄;金朝上京区域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宝先,王德敏;齐国的工商业论纲[J];管子学刊;2001年02期
2 张增午;河南林县金墓清理简报[J];华夏考古;1998年02期
3 刘明华,孟广军;试论禁榷制度的起源[J];学习与探索;2004年01期
4 郭正忠;金代的盐使司与分司体制——《金史·食货志》“盐法”补正[J];中国史研究;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朋;;金代汉族士人经济来源辨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3期
2 陈志英;;金代东北地区转运司建制考[J];兰州学刊;2008年05期
3 夏宇旭;;初探金代契丹人猛安谋克组织[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王雷;;金代吏员集团的内部分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5 兰婷;;金代私学教育[J];史学集刊;2010年03期
6 景爱;论金代官印的学术价值[J];北方文物;1992年03期
7 姜宏宇;;金代雕塑之社会生活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8 周峰;;金代的造船与水战[J];博物馆研究;2008年01期
9 王耘;;金末士人群体与文化认同——以《归潜志》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10 李玉君;;金代皇族婚姻述论[J];东北史地;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凤霞;;金代直臣路铎[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2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乔幼梅;;金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4 刘森;;金代纸币的二等制研究[A];辽、金、西夏、元货币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2年
5 彭占杰;;论金东北路长城及金长城线出土之官印[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6 王岗;;宣南地区的辽金寺庙与碑刻[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7 默书民;;金元时期冀州社会管窥[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8 叶真铭;;元代的昏钞处置制度[A];钱币文论特辑(第三辑)[C];2006年
9 吴凤霞;;史例不取宋子京——金代王若虚对《新唐书》的批评[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10 张宁;;试论元大都城的历史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七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丛明宇;“半拉城子”出土完整“金代青砖”[N];哈尔滨日报;2006年
2 ;金源文化 千年文脉余韵长[N];哈尔滨日报;2006年
3 马洪;中书门下之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程岩 本报记者 唐小清;打击盗掘文物刻不容缓[N];黑龙江日报;2006年
5 吴树国;金代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6年
6 景爱;北京的前身——金中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赵世强、李圣哲、高志顺;唐县都亭考古取得重要发现[N];河北日报;2006年
8 张志良 杨玉清;齐齐哈尔建城880年考证[N];齐齐哈尔日报;2006年
9 殷宪;大同进士杂谈[N];大同日报;2010年
10 ;古墓纵跨汉、宋、金三个时期[N];保定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宏;金代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徐洁;金代祭礼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晓飞;金代汉族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李玉君;金代宗室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贾淑荣;金代武将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雷;金代吏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宋立恒;金代社会等级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夏宇旭;金代契丹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兰婷;金代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耘;走向共同文明[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潇;金代市场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对萍;金代女性政治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猛;金代水利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冯娟娟;金代西京文化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5 裴铁军;金代交钞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杨雪;金代后妃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张鑫;金代女真进士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8 胡晔;金代修史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李拓;金代宗室斗争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10 王大光;金代东北民族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40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40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