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武将排名_《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论秦汉关西武将集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 2015年
论秦汉关西武将集团
董莉莉
【摘要】: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时期,军事兼并是实现统一的主要手段,武将的作用得以凸显。当时有谚语云:“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现就这一重要历史文化现象做一探讨。 关西武将集团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地域文化背景。先秦时期,各地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即使在秦汉的政治统一后,各区域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存在着差异,所以造成了九州异俗的现象。关西地区处于干旱区与季风区的交界处,气候干旱少雨,宜牧不宜农。生活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游牧民族,被赋予“民俗质木,不耻寇盗”的群体性格:“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秦人本也是游牧民族的一支,他们的礼仪观念甚为淡薄,喜射猎,攻占侵伐天性使然。关西地近戎狄,在与戎狄的交流中逐渐养成了崇尚勇力、善于骑射的习俗。而这些品质特点,成为秦汉关西武将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秦汉时期的政治军事制度使得尚武成为一种风尚。最典型的应属自秦国商鞅变法实行的军功爵制。在这一制度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军功爵位,这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为那些没有贵族身份的人提供了登上政治舞台的阶梯。汉承秦制,也奉行论功定封。汉制:期门、羽林军由六郡“良家子”充任,而汉代良将多由此出身。秦汉的选官制度有尚武色彩,选官都要从郎官开始,然后在升迁其他官员。如察举制举孝廉者首先作郎官。郎官为皇帝近侍官员,有执兵宿卫以及参与谋谏、奉命出使的职责,军事素养是郎官的基本素质要求。此外,关西武将家庭,有很多子弟因其特有的品质通过任子制而世袭为武将。这是关西武将集团的崛起的制度外因。 经学的兴起影响着风俗的变化。自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王朝钦定的正统思想,通明经学便成了人们踏上仕途的捷径。对于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关西武将集团来说,他们当然不会错失机会,就此很多武将世家开始向士家大族化方向发展。这使得很多关西家族在满门名将的同时,也不乏经学大师。关西武将集团的内在素质有了重要的变化。 关西武将集团的形成对秦汉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促进了王朝的统一。秦的统一在人才任用方面以军功为本,,这为关西武将集团的崛起提供了机会。典型代表如白起、王氏家族、李信等,他们都在统一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对外战争中的先锋。秦汉帝国,最大的外在威胁是匈奴,在与匈奴长达的二百余年的战争中,关西武将始终是战争的主要力量,如北地郡郁郅的李息、陇西成纪的李广家族、北地义渠的公孙贺、陕西杜陵的苏建、赵充国等等。三是在汉王朝的政治统一与裂变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关西武将集团既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力量,在皇权异化的情况下,他们也是导致国家分裂的重要因素,这在东汉一朝表现得最为明显。如安定梁氏家族的梁统助刘秀完成统一,成为东汉的开国功臣。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专权,皇权异化,而董卓则是玩弄政治权柄,造成国家分裂的最典型的代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3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芙蓉;;皇权下两汉窦氏家族研究[J];沧桑;2008年02期
2 任怀国;李广难封原因探析[J];昌潍师专学报;1999年06期
3 彭文;秦人齐人尚武精神[J];西北史地;1996年04期
4 王希恩;汉末凉州军阀集团简论[J];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5 张锐强;;名将白起[J];当代;2010年02期
6 刘芳;任晓锋;;秦人的尚武精神[J];宝鸡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7 南怀瑾;;白起 杀敌40万 奇将还是罪臣[J];国学;2013年06期
8 唐国军;论西汉王朝对匈奴的政策与其国力兴衰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9 孙君恒;王新;;荆楚文化与河洛文化差异论[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梁璐,田兵权;关中风俗与地理环境[J];华夏文化;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曾维加;;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在构造及现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鲍新山,张其凡;北宋名臣谢泌生平及思想述评[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4 常建华;;宋明以来宗族制形成理论辨析[J];安徽史学;2007年01期
5 田志勇;叶少飞;;“西楚霸王”名号考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刘忠;康德的“因果观”探析——兼论与佛教“善恶报应论”比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孙浩然;道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孙芳芳;;道教对魏晋南北朝人鬼恋小说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刘新燕;邹志荣;;关中地区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与营建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安;;道家道教的宇宙生成论教育与现代科学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刘永明;;敦煌占卜与道教初探——以P.2859《五兆要诀略》、《逆利占》为核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3 刘克;;汉画像石葬俗的衰亡果真是因汉末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吗——从文化通观视角立论并以此与汉画界前辈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赤银忠;;南阳汉画中的内丹修仙术[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立;;汉画像‘楼阁拜谒图”大树艺术组合构图意义再探[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孝鸿;;汉代墓葬画像中“假门”现象之探讨——兼论灵魂升天还是回归[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高二旺;;由汉画解析汉代的灵魂观念[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小磊;鞠辉;;南阳陈棚汉代彩绘画像石墓三幅画像的考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吾敬东;;汉唐时期儒家伦理落实的种种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6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3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品;太上皇体制与乾嘉之际权力运行轨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付洁;道教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怪系列[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8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礼天;司马迁的地域文化观──读《史记·货殖列传》[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方正己,徐艳珍;司马迁的心理障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李丽;;20世纪80年代以来“李广难封”问题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孙家洲;论汉代的“区域”概念[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6 姚小鸥;;什么是“李广难封”的真正原因?——兼与高敏先生商榷[J];东北师大学报;1991年01期
7 张立,吴健平,刘树人;中国江南先秦时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J];地理学报;2000年06期
8 林志方;江南地区夏商文化断层及原因考[J];东南文化;2003年09期
9 孙林;高蒙河;;江南海岸线变迁的考古地理研究[J];东南文化;2006年04期
10 党明德;也说“李广难封”的原因[J];东岳论丛;199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志军;东汉江南经济发展探讨[D];郑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广识·通变·取鉴——论秦汉史研习的三个境界[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张荣芳,曹旅宁;廖伯源著《秦汉史论丛》评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04期
3 耿占军;;在中国秦汉史高层论坛上的讲话[J];唐都学刊;2008年06期
4 ;秦汉史高层论坛在西安举行[J];唐都学刊;2008年06期
5 亮旭;;朱桂昌教授《秦汉史考订文集》出版[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方原;徐卫民;;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12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12期
7 孟祥才;;秦汉史研究领域的新创获——评杜庆余著《汉代田庄研究》[J];东岳论丛;2011年03期
8 彭卫;;走向未来的秦汉史研究[J];史学月刊;2011年05期
9 熊铁基;;我的三十年秦汉史研究报告[J];史学月刊;2011年05期
10 ;南昌工程学院科研项目介绍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秦汉消费文化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丽英;柳敏和;;步入秦汉宫廷的河北女性[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2 曾志雄;;司马迁对秦汉时期历史的贡献[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3 张腾辉;;从“帝都”到“天下”——“主体空间”视域下的秦汉都城研究[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白亮;[N];陕西日报;2009年
3 方原 徐卫民;[N];光明日报;2009年
4 龚延明;[N];光明日报;2013年
5 于静;[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孙闻博;[N];中国文物报;2008年
7 记者 常炳章 杨成;[N];商丘日报;2009年
8 记者 常炳章 杨成;[N];商丘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刘玲娣、叶秋菊;[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功;秦汉逃亡犯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俊梅;秦汉郡县属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赵凯;秦汉时期的舆论及其社会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蒋波;秦汉时期的隐逸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胥仕元;秦汉之际的礼治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余全介;秦汉政治与儒生[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李艳华;秦汉之际纵横策士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凌;秦汉律令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庞天佑;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阳辉;秦汉吏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瑛;试论商品经济对秦汉乡村社会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谢华;秦汉商法述略[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抒;秦汉关中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朱卫华;秦汉会计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邓丽丽;秦汉行旅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育;秦汉乡里教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婧;秦汉基层治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9 任赞;秦汉逃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聂姣艳;秦汉“史”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论秦汉关西武将集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4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4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