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_《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唐中期翰林学士院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师范大学》 2008年
唐中期翰林学士院制度研究
邱佳杳
【摘要】: 本文是对唐代中期翰林学士院制度进行专门研究。全文分六章。 唐代中期以后,中央决策权力由宰相为首的中书门下体制转向分由该体制和翰林学士院、枢密使分掌的格局。唐代由安史之乱后结束了其全盛时期,中枢权力也趋向集中以应对动荡的形势,翰林学士由起初的以技艺和词学等侍奉皇帝的内廷官员逐步分离出来,开始由中央官员选拔,或为专事草制诏命,参议决策的官僚群体,这些官员从外朝选拔,不断入禁中履行翰林学士的职能,并迁转出院任职乃至成为宰相,翰林学士制度成为唐代选官的一种方式,也成为皇帝充分利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员,控制宰相权力的重要手段,在这一制度下,在庶族地主通过任翰林学士得以更大程度上参与政权的同时,唐以来渐趋没落的的士族地主也籍以科举及第身份通过任翰林学士一职得以改变其衰落的家族地位或借以保持其较高的家族名位。 本文第三章论及翰林学士院制度的起源及其若干背景,翰林学士及翰林学士院的设立是翰林学院制度建立的标志,并经过了逐步演变的过程,本文第三章和第四章讨论翰林学士院制度的发展及成熟,翰林学士院制度不仅建立起自身的选任、职掌,俸给的相关规制,其职位也略有分化,其次,第三章主要涉及知制诰和承旨学士,中书舍人之间的联系,翰林院使的设立,翰林学士的入相情况,以及翰林学士参与政务的重要作用。翰林学士得以进而锻炼行政能力,其中许多被提升为宰相,这一过程正是通过区别于外朝的翰林学士的迁转方式实现的。因而本文第五章主要研究翰林学士的选任、迁转和出院,翰林学士由主要为有科第出身的中下层官员成为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中高级官员。最后,科举制度成为翰林学士的一项主要来源,也成为不少衰落的士族地主振兴门第的一个重要途经。 翰林学士院制度是唐代设立,历经一千余年不断变迁、发展,本文的最后一章讨论了唐代中期翰林学士院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度、选官制度和高级官吏培养制度的最高层次的结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显宗;唐诗四论[D];清华大学;2012年
2 崔兰海;唐代史料笔记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珂;中唐翰林学士诗歌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常京春;唐德宗朝宰相群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万广;唐德顺宪三朝中枢体制若干问题探研[D];山东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自力;唐代的翰林待诏、翰林供奉和翰林学士[J];求索;2002年05期
2 袁刚;唐代翰林学士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3 牛致功;;唐代的学士[J];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01期
4 袁刚;;唐代的翰林学士[J];文史哲;1985年06期
5 傅璇琮;李白任翰林学士辨[J];文学评论;2000年05期
6 杨友庭;唐代翰林学士略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7 赵康;;论唐代翰林学士院之沿革及其政治影响[J];学术月刊;198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建;邓巍;;论高拱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措施[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4期
2 华玮;陆方龙;;黄图珌及其孤本传奇《解金貂》与《温柔乡》[J];戏曲研究;2010年02期
3 巩聿信;;论《金瓶梅词话》中的数术文化描写[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王停军;李俊瑶;;《金瓶梅》早期抄本流传与陶望龄[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王立增;;唐代宫廷中的乐舞活动与诗歌传唱[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王增学;;唐代徐州籍作家生平创作述略[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薛以伟;;徐州明代进士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冯一鸣;;汉三家《诗》学对夫妇伦理和妇德的思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祁志祥;;“尚贤”与“用才”——中国古代的人才观[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马亚中;;略论明清时期诗文别集[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4 刘临安;陈婷;;唐大明宫翰林院建筑复原初探[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5 刘临安;冯超卿;;北京孔庙建筑型制及外部空间特点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6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7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9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10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刘传宝;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男子冠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艳红;试谈唐中后期的内诸司使[J];齐鲁学刊;1997年04期
2 郑金顺;姜公辅其人[J];泉州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3 牛志平;唐代妒妇述论[J];人文杂志;1987年03期
4 牛致功;试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史料价值[J];人文杂志;1993年02期
5 童岳敏;;唐代文学家族的地域性及其家族文化探究[J];人文杂志;2009年03期
6 丁鼎;牛僧孺论[J];人文杂志;1995年01期
7 王炎平;辨李德裕无党及其与牛党之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8 袁刚;;唐代的枢密使[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9 阎守诚;论唐玄宗对食封制度的改革[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10 薛贻康;略论唐朝宰相的设选[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连军;皎然《诗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红;元代唐诗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正平;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D];复旦大学;2005年
4 孙春青;明代唐诗学[D];南开大学;2005年
5 蔡静波;唐五代笔记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宋靖;唐宋中书舍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中和;吐蕃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朱德军;唐代中原藩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程乐;唐代方镇使府僚佐与笔记小说[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莉;《酉阳杂俎》的博杂特征及其文化人类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洁琼;论唐宋枢密使[D];厦门大学;2002年
4 仲亚东;唐代宦官诸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卫东;唐代荥阳郑氏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效杰;唐德宗初期的四镇称王及“署置百官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贺金娥;有关唐玄宗的三种杂记考述[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马慧芳;浅析唐朝元和年间财政制度改革[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楼;唐代宣宗朝政治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崔志华;唐德宗朝宰相及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璇琮;李白任翰林学士辨[J];文学评论;2000年05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唐中期翰林学士院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6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6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