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国霸业探因

发布时间:2018-04-15 10:31

  本文选题:春秋 + 晋国 ; 参考:《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摘要】: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晋国霸业历时长而影响大。整体看来,晋人争霸占得四个优势。晋人源出姬周,在与异族争霸的时候容易得到同姓支持;晋国地势险要,处于中原,有着地利优势;晋人重视军功,士风忠烈,军锋锐利;竞争对手齐楚多公族之祸,内患频仍,晋国公族为患相对较少,国内更为安宁。
[Abstract]: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vassals contended for hegemony, and the Jin state hegemony industry lasted a long time and had a great influence.Overall, Jin people to dominate the four advantages.When Jin people came out of Ji Zhou, it was easy to get support from the same surname when fighting for hegemony with other nationalities. Jin had a dangerous terrain, was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had an advantage in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Jin peopl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military merit, to the loyalty of scholars, and to the sharp military front.Frequent internal disease, Jinguo Gong for the relatively few, more peaceful domestic.
【作者单位】: 浙江海洋学院历史系;
【分类号】:K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闫明恕;“采邑”是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一项重要措施[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2 文士丹;春秋时期的军制演变[J];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3 杨英杰;;春秋晋国军制探讨[J];晋阳学刊;1983年06期

4 周苏平;春秋时期晋国的军功制度及其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险峰;;论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道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缪德彬;;《左传》乱伦现象探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3 李慧芬;;论“子产不毁乡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汤太祥;;《易林》所引《左传》灾异林辞考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王志清;陈东;;论“节”的音乐意义及其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地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张淑良;;浅析晋国栾氏家族的兴衰[J];沧桑;2012年01期

8 彭战果;;就《左传》看春秋时期礼的解体与转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封富;;从《左传》杜注看杜预的《诗》学观[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余同元;;楚水漫漫 吴波漾漾——由汉志三江沿革看皖南与长三角历史地理相关性[J];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丹;周晶纯;;《左传》行人辞令赋诗取义类型考论[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华;《洪范》与先秦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春华;颜回资料辑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左建;士与礼—春秋知识阶层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师璐露;《国语》语言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方磊;欧阳修散文经典的传播与接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苏维碧;两周金文书法浅探[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张晓;郑国法家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小平;《诗三百》结集成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刘文毅;春秋时期流亡公子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卫东;;春秋时期晋国卿族政治的历史变迁[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莫凡;;春秋霸政时代中的晋国南阳地略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3 闫丽环;;试论春秋时期晋国霸主与周王室的关系[J];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孟春娟;;大雅君子 社稷纯臣——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韩厥[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有备无患[J];下一代;2010年09期

6 贾君宜;;论晋和戎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7 易接道 ,甘久生;婉如成章 尽而不lY——《左传》外交辞令例谈[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8 宋建功;;史上最具绅士风度的战争[J];文苑;2010年06期

9 王准;;春秋时期晋国君位继承制度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10 王尚哲;试论湛阪之战在春秋后期的历史地位[J];史学月刊;198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万忠;陆峰波;;晋国的虞坂古道[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2 王晓枫;王志华;;晋国军事家先轸[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3 何直刚;;两周私属初探[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4 王霄燕;;晋国的法律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5 赵荣达;;晋国祁地初探[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6 杨英杰;赵东玉;;试论春秋政治格局中的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7 朱文民;姚瑞忠;;春秋莒晋两国关系史略[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杨英杰;赵东玉;;试论春秋政治格局中的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巩德;张晓萍;;晋国智氏宗族的灭亡[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10 陶正刚;;晋国早期都城“唐”地考[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霜韦;叔虞封唐[N];临汾日报;2010年

2 徐义华;评《春秋晋国赵氏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8年

3 杨霜韦;文公图强[N];临汾日报;2010年

4 王继祖;窦rā痛蠓騕N];太原日报;2007年

5 杨霜韦;景公迁都[N];临汾日报;2010年

6 李吉明;晋国贤良窦大夫[N];山西日报;2005年

7 杨霜苇;献公雄晋[N];临汾日报;2010年

8 赵瑞民;简襄功烈赵毋恤[N];山西政协报;2006年

9 高培华;孔子对于法治的态度新探[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张剑锋;刑鼎的奇怪与不奇怪[N];学习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远明;春秋时期司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李沁芳;晋国六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准;春秋时期晋楚家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郭明月;东周时期的立法与司法[D];南开大学;2012年

5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卫东;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07年

7 苏勇;周代郑国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高兵;周代婚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严冬;《周礼》军制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刘芮方;周代爵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胜;晋国卿族政治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2 岳淼;春秋时期晋宋邦交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董霞;春秋时期晋国民族策略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杰;试论春秋时期的晋郑关系[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俊杰;春秋时期楚国邦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闫丽环;春秋时期周王室与诸侯国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7 李兴平;论春秋时期上层社会的婚姻[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马兴;春秋时期山西境内的北狄[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郝丽洁;试论春秋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继胜;周代救济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53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53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b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