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吴淞江中下游的旱情敏感
本文选题:旱灾 + 江南水乡 ; 参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摘要】:宋代吴江长桥修建使吴淞江水流流速缓慢,河道淤积加强。到明代,随着山区开发,水流更加浑浊。为了防治淤塞,明初治水者将吴淞江中下游主干河道转移到黄浦江。黄浦江水深流急,排水速度提高,吴淞江溢流排水的丰水环境被改变。昆山与嘉定的原吴淞江两岸地区由此产生旱情。由于海潮顺各河快速上溯,泥沙沉积格外严重,沿岸高地的形势日益强化。因清水经常断流,潮水灌溉也大为减少,整个地区对旱涝的敏感程度明显提升。旱情在嘉靖年间日益严重,江南水乡出现了旱情敏感。水乡中出现了旱地化景观,也出现了一些次生的变化。旱灾导致高地难以再持续种植水稻,不得不以种植棉花替代。水稻种植比重下降,棉花种植比重上升。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Wu Jiang long Bridge in Song Dynasty made Wusong River flow velocity slow and river siltation strengthened.By the Ming Dynas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areas, the flow of water was more muddy.In order to prevent blockage, the main river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Wusong River was transferred to Huangpu River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The water depth of Huangpu River is fast and the drainage speed is increasing, and the abundant water environment of Wusong River overflow drainage has been changed.Kunshan and Jiading of the former Wusong River on both sides of the region resulting in drought.Due to the rapid retrogression of the sea tide along the rivers, the sediment deposition is especially serious,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coastal highland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Due to the frequent disconnection of clear water and the decrease of tidal irrigatio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whole area to drought and waterlogging is obviously increased.Drought in Jiajing years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Jiangnan water township drought sensitivity.The landscape of dry land appeared in the water village, and some secondary changes also appeared.Drought has made it difficult for the highlands to grow rice on a sustainable basis and have to be replaced by cotton.The proportion of rice planting de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cotton planting increased.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变迁史研究”(09&ZD068) 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复旦大学丁铎尔中心生态环境与人文社科交叉研究项目(FTC98503A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S423;K24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胡中生;;徽商的人文精神与明清徽州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汪诚;;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失之交臂探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李磊;;明清徽商外向流动对徽州本地的负面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刘瑞;;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黄素芳;;明代东南沿海闽粤人移民泰国的历史考察[J];八桂侨刊;2010年04期
7 罗莉;;清代西江下游经济开发对森林变迁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朱圣钟;;凉山彝族地区主要林业资源开发史述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刘军;;明代海上贸易的出口商品[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2期
10 王凝萱;;明代苏州地区民间信仰对社会风气的影响[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朝纲;周志强;;明清时期淮河治理与漕运关系研究[A];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包国滔;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暨南大学;2011年
3 冯明;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卫;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春明;唐朝四方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王惠敏;清军难以攻克大小金川之原因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靳阳春;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竹;明朝中后期的商业走向及其策略变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涛;清代山东小清河沿岸的河患与水利建设[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吴慧华;明代江西县级财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惠玲;张雨及其《全陕边政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曹鸿杰;杨一清《关中奏议》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赵治花;明清时期赣东北的社会动乱与族群关系[D];南昌大学;2010年
8 黄文保;明代基层防卫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蒋甲琛;晚清民国时期婺源茶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艳平;晚明士人休闲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满志敏;中世纪温暖期我国华东沿海海平面上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第四纪研究;1999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764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6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