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在明清史研究中的地位——美国现代学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史研究
本文选题:中国西南边疆史 + 美国 ; 参考:《思想战线》2013年06期
【摘要】: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学界研究中国明清时期西南边疆史的分水岭。受西方人类学界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及西方中国学研究"边疆"范式的激发和推动,西南边疆史研究日益演变为美国学界中国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涌现出一批颇具学术影响力的著作。基于反思与批判以往"汉族中心观"和"汉化"研究范式的共同学术目标,美国学界强调边疆的地方性视野,并引入早期殖民帝国、族群认同等概念和理论,对晚期中华帝国与边疆复杂关系的研究颇富创见和启发的同时,又将两者置于另一类二元对立的框架内。但是西南边疆史研究,无疑能够对国内外学术界重新理解和修正晚期中华帝国历史及其与边疆的关系有所帮助。
[Abstract]:The 1990 s was a watershed for American scholars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southwest frontier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spired and promoted by the western anthropology to study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and the "frontier" paradigm of western Chinese studies,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southwest frontier has increasingly evolved into an important field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in American academic circles. A number of influential scholarly works emerged. Based on rethinking and criticizing the common academic goals of the past research paradigms of "Han nationality centrism" and "Sinicization", American scholars emphasize the local perspective of the frontier, and introduce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early colonial empire and ethnic identity. The study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e Chinese Empire and the frontier is quite creative and enlightening, while putting the two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nother kind of dualistic opposition. Howeve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southwest frontier can undoubtedly help the academic circles at home and abroad to re-understand and revise the history of the late Chinese Empi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frontier.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四川大学美国文化研究中心项目“美国‘新清史’与藏学研究”阶段性成果(ASC201213) 四川大学“985工程”三期“区域历史与民族创新基地”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君静;拉铁摩尔和他的中国问题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夏明方;;一部没有“近代”的中国近代史——从“柯文三论”看“中国中心观”的内在逻辑及其困境[J];近代史研究;2007年01期
3 张世明;;拉铁摩尔及其相互边疆理论[J];史林;2011年06期
4 吴莉苇;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地事业》[J];史学月刊;2005年06期
5 李爱勇;;新清史与“中华帝国”问题——又一次冲击与反应?[J];史学月刊;2012年04期
6 章永俊;;欧文·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史研究[J];史学史研究;2006年02期
7 刘凤云;;理论与方法的推陈出新:清史研究三十年[J];史学月刊;2013年01期
8 许建英;;拉铁摩尔对中国新疆的考察与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鑫;;没有“中心”的中国中心观——读《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2 李宏伟;佟训舟;;从特纳到拉铁摩尔——边疆史研究的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吕杰;;语境化研究和反现代化叙事——本杰明·艾尔曼的中国思想史研究述评[J];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03期
4 夏明亮;童雪莲;;“长城地带”考古学术语属性探讨[J];东北史地;2012年05期
5 佳宏伟;;大灾荒与贸易(1867—1931年)——以天津口岸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08年04期
6 步平;;改革开放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9年05期
7 马克锋;;近五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10年11期
8 黄仁国;姜涛;;论刘大年的近代经学研究[J];历史研究;2010年02期
9 王禹浪;郭丛丛;程功;;海外满学研究综述[J];满族研究;2012年03期
10 蔡美娟;;试论拉铁摩尔亚洲地缘政治思想的来源[J];黑龙江史志;2013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行龙;胡英泽;;三十而立——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实践[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佳宏伟;区域分析与口岸贸易[D];厦门大学;2007年
2 倪琳;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D];上海大学;2010年
3 李宏伟;欧文·拉铁摩尔的边疆学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瑞;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闵韬;保罗·柯文等美国学者关于费正清“冲击—回应”模式的争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天姣;呼和浩特城市空间演变研究(1912~1958)[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光伟;道院·道德社·世界红(?)字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晔;试评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吕杰;“晚期帝制中国”与“早期现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会修;清末满人国家认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志田;发现在中国的历史——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点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马戎;;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滕绍箴;试论满汉文化认同的几个问题[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4年03期
5 杨念群;;我看“大一统”历史观[J];读书;2009年04期
6 陈君静;拉铁摩尔和他的中国问题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7 夏明方;;一部没有“近代”的中国近代史——从“柯文三论”看“中国中心观”的内在逻辑及其困境[J];近代史研究;2007年01期
8 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以费正清为例[J];近代史研究;1998年04期
9 杨念群;“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J];开放时代;2003年03期
10 赵世瑜,邓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历史研究;200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贾建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希哲;学力根深方蒂固——从《明清史新析》谈韦庆远先生的学术道路[J];史学集刊;1997年03期
2 公羽;一部观点新颖、内容丰富的学术新作——评《明清史论稿》[J];东岳论丛;1999年04期
3 海陵;《明清史事论集》简评[J];历史档案;1994年03期
4 徐彻;《明清史探索》:明清史研究的重要创获[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1期
5 栾保群;廷杖三题——孟森《明清史讲义》读后[J];书屋;2005年04期
6 田口宏二朗,张玉林;2001年日本史学界关于明清史的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11期
7 孙梓洲;读郑克晟教授《明清史探实》[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01期
8 郑善庆;;《明清史料》之“满家洞”档案考析[J];史学月刊;2011年06期
9 王锺翰;;孟森与《明清史论著集刊》[J];文史知识;1998年08期
10 马斗成;“海峡两岸明清史”学术研讨会综述[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凯;;读林延清教授《明清史探究》有感[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2 张国刚;;“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以中古士族为中心的考察[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3 ;许大龄《明清史论集》出版[A];中国明史学会通讯(第5期)[C];2001年
4 佟辉;;《明史新探》[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5 巩华阳;;一九九三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6 范德;Edward L.Farmer;姜永琳;;论明之移都北京[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7 秦晖;;大西军治滇时期的农业[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5第2期)[C];1984年
8 许文继;;歇家与明清社会[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9 平和;;一九七九——一九八二年明史研究概述[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10 民;;一九八二年明史研究部分论文目录[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宪堂,,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曹永宪,韩国弘益大学历史教育系;韩国的明清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王春瑜;明清史研究的重要资料[N];光明日报;2008年
3 记者 陈香;新修大清史率先尝试图录[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李成燕;明朝之历史地位辨[N];北京日报;2010年
5 毛佩琦;明清易代与中华帝国的衰落[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思想;众人纷说明史,有谁看懂了明朝?[N];解放日报;2007年
7 雪珥;与海为敌[N];中国经营报;2010年
8 许知远;不安的盛世(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谢茂松;“还原大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杲文川;两岸携手 共创辉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燕;法国耶稣会士兼“国王数学家”李明及其《中国近事报道》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张晓堂;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含;哈佛学派明清史研究的范式及其转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金辉;都南屏翰:清代保定城市发展研究,1644~1911[D];四川大学;2007年
3 唐洁;跨越边界——美国明代社会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雷科;宋代四川商贸地理初探[D];暨南大学;2007年
5 李福佳;明代山东赋税折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冰;高拱经济思想及其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康俯上;明代流民问题的法律治理[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勇;西方对马戛尔尼使华的历史阐释[D];吉林大学;2013年
9 卢忠帅;明清社会贱民阶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占领;平满汉畛域问题的讨论和策划[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74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74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