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吏制_《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16 21:54

  本文关键词:汉代少吏与社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福建师范大学》 2012年

汉代少吏与社会研究

惠翔宇  

【摘要】:本文是一篇以“汉代少吏与社会”为研究课题的硕士学位论文。文章在充分吸收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传世文献与简牍、碑刻、封泥印文、瓦书、青铜铭文等资料进行史实考据,兼及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考古学与统计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对汉代少吏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之若干方面作系统考论。 文章指出,秦汉社会,官与吏之间并无严格区分,按其秩阶可分为“长吏"和“少吏”两个层次。所谓“长吏”,指汉代官僚群体中秩阶为“二千石至比二百石”的官吏,即所谓之朝廷命官;所谓“少吏”,指汉代官僚群体中具有百石、斗食、佐史之秩的低级官吏。一般而言,少吏均为长吏辟除,所享之俸禄甚低:百石,月俸十六斛;斗食,月俸十一斛;佐史,月俸八斛。汉代社会虽然多次增加少吏俸禄,但增俸结果始终未能跨越比二百(月俸二十七斛)这一秩禄界线,反映出汉代社会对少吏阶层的某种限制。 文章指出,汉代社会的少吏名目及人数十分庞大,广泛存在于中央、郡、县(邑、侯国、盐铁官)、乡等两汉政权之各个层级。汉初时郡县的少吏名目及人数颇少,西汉中叶至东汉时期,少吏名目及人数大大增加。其总体趋势是:长吏在郡县吏员总额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少吏所占比例渐趋上升。这不但反映出汉代行政组织的日趋完善与成熟,而且显示出少吏在两汉行政运作中的重要地位。汉代少吏是两汉社会秩序与行政运作的支柱与载体。此外,汉代社会对少吏的选拔资格、升迁制度、社会待遇均有制度化的规定。这些制度化的规定共同构筑起汉代社会的少吏制度,对汉代社会的官吏选拔、官僚结构调整、社会秩序与治理等产生了难以估算的社会效应。而汉代少吏作为社会实体随汉代用人制度、意识形态及社会思潮演变所进行的角色转化,又进一步促成上述历史格局的实践。 通过上述历史存在的严密考据与分析,作者认为:汉代少吏与社会之间存在一种“汉家重少吏”与“少吏积极反馈”的良性互动模式。正是这种良性互动模式所达成的综合效力,奠定了两汉社会廉吏多,吏弊少,政治清明,社会长治久安的历史格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34;D69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留珠;察举制研究的重大突破——读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2 蒋非非;秦代谪戍、赘婿、闾左新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3 王彦辉;;田啬夫、田典考释——对秦及汉初设置两套基层管理机构的一点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吴大林,尹必兰;西汉东海郡各县、邑、侯国及乡官的设置[J];东南文化;1997年04期

5 时晓红;秦汉时期官吏休沐告宁制度考略[J];东岳论丛;1996年04期

6 臧知非;;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J];东岳论丛;2005年06期

7 于振波;;从尹湾汉简看两汉文吏[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杨天宇;汉代官俸考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9 赵光怀;论汉代“吏道”[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阎步克;略谈汉代禄秩的特点与倾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万进;尹湾汉墓简牍论考[D];郑州大学;2001年

2 胡仁智;两汉郡县官吏司法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俊梅;秦汉郡县属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4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7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张颖慧;;敦煌、居延简中的“关、戊、椄楪”[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郭洪伯;;“郡守为廷”——秦汉时期的司法体系[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薛梦潇;;东汉“行春”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5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6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金华;东汉前期统治方略的演变与得失[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2 邹水杰,岳庆平;西汉县令长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于振波;汉代官吏的考课时间与方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4 余振波;汉简“中劳”、“中功”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5 张积;汉代法制杂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杨宗兵;里耶秦简县“守”、“丞”、“守丞”同义说[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7 黄海烈;;里耶秦简与秦地方官制[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8 刘军;;两汉督邮新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9 孙瑞;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国下行文书管理制度[J];档案学研究;1998年01期

10 宫长为;浅谈秦代经济管理中对官吏的几种规定——读《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一点看法[J];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万进;尹湾汉墓简牍论考[D];郑州大学;2001年

2 王雪华;清代吏胥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周保明;清代地方吏役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恒慧;分散、分层及分化——汉代司法制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欧阳凤莲;论两汉的诉讼程序[D];吉林大学;2005年

3 赵科学;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虹;居延汉简所见侯官少吏的任用与罢免[J];史学集刊;1996年03期

2 杨际平;汉代内郡的吏员构成与乡、亭、里关系──东海郡尹湾汉简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廖伯源;汉初县吏之秩阶及其任命——张家山汉简研究之一[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3期

4 于振波;;从尹湾汉简看两汉文吏[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刘宗超;;汉代艺术精神及其范型意义[J];河北学刊;2006年05期

6 金璐璐;;简论汉代的歌舞之风[J];四川戏剧;2008年03期

7 刘立丽;;营城子壁画墓浅议[J];东北史地;2009年03期

8 向晋卫;;两汉时期的天人关系[J];南都学坛;2009年03期

9 ;汉代青铜摇钱树[J];收藏界;2009年08期

10 金兆梓;;汉代政权果曾嚴重打擊奴隶主吗?——试答郭沫若先生[J];学术月刊;195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真玉;;从汉画看汉代社会的信仰特点[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金爱秀;;汉代斗兽试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建国;;齐梁萧氏故里考证[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陈志云;;《说文解字》女部声训与汉代妇女地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明丽;周欲晓;;浅谈汉画中的侠烈义士画像[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黄芬;;从汉画像石看南阳汉代社会风俗[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琳;许萌;;简述中原地区汉代陶灶的图像审美[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方成军;;简论淮河流域西汉王侯墓随葬礼俗[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徐颖;刘文平;;从汉画像石看汉代饮食文化的特点[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10 杨孝军;;试论灾难思想在汉画像石中的表现[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王子今;[N];光明日报;2010年

2 杨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记者 刘云鹏;[N];安阳日报;2008年

4 赵玉洁;[N];光明日报;2001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彭卫;[N];光明日报;2008年

6 赵强;[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王子今;[N];学习时报;2005年

8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N];中国文物报;2006年

9 ;[N];新华日报;2007年

10 姜龙飞;[N];中国档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策;金鸡梁所出木牍、封检及相关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龙坚毅;汉赋与汉代社会[D];厦门大学;2007年

3 杨云峰;游民与汉代社会[D];山东大学;2007年

4 禹平;汉代儒生的社会活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汪荣;经学刑德观与汉代法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邬文玲;汉代赦免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杜鹃;汉代乐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陈晨捷;论儒家思想对西汉社会风尚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9 郭铁娜;汉代非主流文学与汉代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郭海燕;汉代平民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翔宇;汉代少吏与社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黄河;汉代禁锢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李莉;论汉代咏物赋的天人合一思想[D];安徽大学;2006年

4 王爱敏;汉代户籍制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晁永莲;儒学与汉代人际关系[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郑峰;从天界到西王母界[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7 李英杰;汉代伦理激励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苹;论汉代女性的教育[D];郑州大学;2009年

9 孟红;汉代社会生活与礼法结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兴华;论汉代的身份继承与财产继承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汉代少吏与社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7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7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4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