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珠三角“广州-澳门-佛山”城市集群的形成
本文选题:明清时期 + 珠三角 ; 参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明清时期,在中国封建小商品经济高涨的推动下,广州城市经济辐射能力陡然剧增,其经济行业运行地理空间的向外延伸,直接催生了附近地带崛起澳门、佛山两座城市,使得珠江三角洲出现了自身历史上第一个城市集群——"广州-佛山-澳门";珠三角城市集群的具体分工组合是:广州本城为母体和轴心,澳门为外港,佛山为内港,实际上是一个"大广州"城市集群。在明清时期,这一城市集群贯通内外,互为倚角,一体运转,不仅成为珠三角、甚至广东全省经济中心城市,而且构成全国当时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Abstract]: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riven by the upsurge of China's feudal commodity economy, the radiation capacity of Guangzhou's urban economy increased sharply, and the outward extension of the geographical space of its economic operation led directly to the rise of Macao and Foshan cities in nearby areas. Thi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first urban cluster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Guangzhou-Foshan-Macau". The specific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the urban cluste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is that Guangzhou is the parent and axis of the city, Macao is the outer port, and Foshan is the inner port. In fact, it is a "big Guangzhou" urban cluster.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city cluster wa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and inside, and it operated in an integrated way. It not only became the economic center cit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even Guangdong Province, but also constituted the largest economic center city in the country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以珠三角为轴的珠江流域西扇市场整合研究”(09BZS016) 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明清时期珠江流域西向扇面的区域市场整合”(07HI-01) 广州市社科联项目“明清时期广州与西江中上游城市市场关系研究”(09SKL38) 广州市教育局项目”从明清到民国:珠三角多核型中心城市与西扇辐射”(63062)
【分类号】:K248;F29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一星;;明清时期的佛山商人[J];学术研究;1985年06期
2 戚洪;试析明清时期的澳门贸易[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黄启臣;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对澳门海关的管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4 陈文源;明清政府立法治澳之探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李登峰;简论明清时期广东对外丝绸贸易[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汤开建;明清时期西洋体育在澳门的传播[J];世界汉学;2005年01期
7 朱亚非;明清时期澳门主权之演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8 黄启臣 ,邓开颂;明清时期西欧殖民主义国家对澳门贸易的争夺[J];广东社会科学;1986年03期
9 马廉颇,黄定平;试论嘉庆七年英国觊觎澳门事件[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10 杨大春;论明清时期苏南学者与澳门的联系和贡献[J];江南论坛;199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爱琴;;浅论明清时期两淮泰州分司所辖盐场之盐课[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甘满堂;;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建伟;;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颜军;;明清时期徽州族产经济初探——以祁门善和程氏为例[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5 范沛潍;;明清时期开封的交通[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6 王社教;;明清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金明;;清代前期澳门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8 秦海滢;;明清时期山东宗族与祠堂发展[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9 董柏林;党宁;;恪守与超越:明清士绅教化的双重取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万明;;16—17世纪中叶澳门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茂钦;旧中国三次未圆的澳门梦[N];中国档案报;2006年
2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新忠;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王日根 杜承骏 许欣舸 (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日根);明清时期闽商的若干特点[N];团结报;2009年
4 孙保林;明清时期掘港营的巡洋会哨制度[N];南通日报;2010年
5 王东 市科协;芜湖在明清时期的创新表现[N];芜湖日报;2010年
6 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张建民;明清时期的山地资源开发及山区发展思想[N];光明日报;2011年
7 许展;锁定明清时期特定的知识分子[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李文昌;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综述[N];中国文物报;2006年
9 江小角 作者单位:桐城市博物馆;明清时期桐城文化的特征[N];安徽日报;2002年
10 记者 孟苗;临猗惊现清代科举考试童生试卷[N];山西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志超;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海洋社会经济变迁[D];暨南大学;2008年
2 纪丽真;明清山东盐业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健;明清苏松地区民间信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清玲;明清时期中琉友好关系遗存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广洲;明清山东商贾精神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石超艺;明以来海河南系水环境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瑜;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克平;朝鲜与明外交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玉红;明清顺德知识女性探析[D];暨南大学;2008年
2 卢金玲;明清之际澳门华人天主教徒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潘剑芬;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在穗澳地区的图书出版活动(1581-1840年代)[D];暨南大学;2008年
4 孙长城;明清时期歙县江村商人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5 彭蕙;明清时期澳门黑人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秦宗财;明清徽商的信息渠道初探[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巧莉;明清时期牙人牙行的积极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8 叶后坡;明清时期南阳地区书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军胜;明清温病学派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朱琳;明清时期临川士绅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86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86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