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说唱艺术探源
本文选题:宋代 + 说唱艺术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12期
【摘要】:宋代时期,说唱艺术十分盛行,在我国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影响极为深远。探析宋代说唱艺术主要文化形式,及其反映的商业文化性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Abstract]:In Song Dynasty, rap art was very popular and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 development. It is of great historic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probe into the main cultural forms of rap art in Song Dynasty and the nature of its commercial culture.
【作者单位】: 石家庄学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分类号】:J809.2;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会平;;论宋代说唱艺术对杂剧形成之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于天池;李书;;宋代说唱伎艺的演出场所[J];文艺研究;2006年02期
3 田莉;;宋代说唱艺术观念论略[J];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李晓晖;宋元“说话”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郭丽;元前小说观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颖;宋代休闲生活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霞;赵令ud及其《侯鲭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倩;南宋杭州的市民文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丹;论计算机技术对文学接受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项育;宋代文化市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唐国宏;宋代说唱艺术与社会[D];西北大学;2008年
7 王秋利;宋代说话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梁淑芬;北宋东京勾栏瓦子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焦洁;北宋东京城体育娱乐文化空间分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凡卓;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市井图像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于天池;宋代文人说唱伎艺鼓子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朱鸿;试论诸宫调对宋元戏曲的影响[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俊彩;;河南优秀传统说唱艺术的价值开发研究[J];北方音乐;2011年03期
2 罗安鹄;;民族曲艺探源[J];民族艺术;1992年04期
3 索朗次仁;西藏说唱艺术品种及其艺术特色[J];西藏研究;2000年04期
4 吴海清;;浅析当代二人转发展特点[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6期
5 董新国;;蒙古族说唱艺术在北方草原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影响[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7年03期
6 杨庆隆;;试论少数民族说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07年04期
7 张影;;论宋代教坊杂剧演出的雅化特征[J];语文知识;2007年03期
8 肖萍;;“四川荷叶”——由川剧衍生的说唱艺术[J];电影评介;2008年10期
9 邹代兰;郑莉;;宋代百戏的演出与禁毁[J];电影评介;2009年09期
10 臧艺兵;;长阳南曲的现代价值功能转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绮;;太康道情戏调查报告[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2 陈竹曦;;福州O,艺[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3 刘纳;;古老的民间艺术——凉州贤孝[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付泓;杨万鹏;;凉州贤孝唱古今[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石睿;;入门唯觉一庭香——乐亭大鼓荣获牡丹奖随想[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刘洁;;要繁荣曲艺艺术 必须从娃娃抓起[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吕殿增;;谈宁河评剧的形成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张廉;;刘志鹏与陕西快书[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一○年)[C];2010年
9 魏丽春;;也谈赵本山现象[A];“首届全国喜剧小品探索与争鸣研讨会”专辑[C];2003年
10 闻玉智;;黑龙江省地域音乐的构成与传播走势——兼评《秋天的二人转》的创新探索[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臻青;申玉花与朝鲜族说唱艺术[N];辽宁日报;2008年
2 张珏娟;乡间走来李伯清说唱艺术团[N];四川日报;2007年
3 李国强;传承民族特色 焕发时代风采[N];中国艺术报;2009年
4 阿克鸠射;经久不衰的彝族说唱艺术[N];凉山日报(汉);2007年
5 蒋慧明;传统曲艺的文化空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李艳;浅谈曲艺艺术的民俗渊源[N];青海日报;2002年
7 额·巴特尔;如何保护蒙古说书“乌力格尔”[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安徽黄梅戏学校 范卫红;对黄梅大鼓走向成功的分析[N];安徽经济报;2007年
9 秦生贤;陕西快书的起源及其特点[N];各界导报;2008年
10 李信;说唱艺术奇葩:乌力格尔[N];吉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刘琳琳;宋代傀儡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宋俊华;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D];中山大学;2002年
4 额尔很白乙拉;胡仁乌力格尔的传播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国宏;宋代说唱艺术与社会[D];西北大学;2008年
2 仲博;电视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寿苹;历史与现实的艺术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戴滨霞;荆州花鼓戏的音乐与演唱特点的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5 葛宗男;中国动画教育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07年
6 蔡永成;福建漳浦竹马戏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静;梅花大鼓论略[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8 红梅;胡尔奇扎拉森的说唱艺术民俗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媛;中国电视动画片发展特点透视[D];西北大学;2007年
10 滕飞;中国娱乐类电影期刊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93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9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