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突厥

发布时间:2018-05-18 09:37

  本文选题:唐太宗 + 突厥 ; 参考:《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摘要】:突厥是唐朝初年对唐朝发展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突厥与唐朝的关系成为当时民族矛盾的主要方面。作为被各民族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处理与突厥的关系时,以他宏才大略的政治智慧、刚柔并济的政治策略、主动出击的军事战略,有效地改变了唐高祖时期对突厥的战略方针,较好地解决了唐朝与突厥的矛盾冲突,使突厥不再成为对唐朝的威胁,从而为唐朝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rkic and Tang Dynasty was the main aspect of ethnic contradiction at that time. As the Tang Taizong Li Shimin, who is called the "Tianke Khan" by all ethnic groups, in dealing with his relations with the Turkic, he took the initiative in attacking the military strategy with his great political wisdom, his political strategy of being tough and soft, and his political strategy. It effectively changed the strategic policy of Tang Gaozu to Turkic, solved the conflict between Tang Dynasty and Turkic, made Turkic no longer a threat to Tang Dynasty, and created a bette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Tang Dynasty.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鹏;;汉武巡边与相如大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2 张世友;;明朝对乌江流域的治理方略与民族政策调整[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牛云峰;;乌孙故地的研究述评[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于秀萍;;明清时期沧州武术兴盛原因述略[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唐晓峰;先秦时期晋陕北部的戎狄与古代北方的三元人文地理结构[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6 杨东晨,杨建国;论先秦时期福建地区的民族和文化[J];福州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7 杨东晨,杨建国;秦汉时期福建的民族与文化[J];福州师专学报;2001年06期

8 杨东晨;论先秦时期台湾地区的部族和文化[J];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9 马植杰;独具风格的纪传体西汉史——简评《汉人秘史》[J];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10 杨东晨;论先秦时期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民族和文化[J];固原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周小艺;兴盛、衰落与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雷晴岚;(亻革)家“哈冲”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刘玲玲;贵州布依戏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宁;从《后汉书》重新审视东汉政府对羌政策[D];西北大学;2011年

2 佟菲菲;现代锡伯语 维吾尔语 哈萨克语的共有词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包国娟;从城镇化过程中居住格局的变化看民族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乌云高娃;地名翻译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姜茂坤;中国共产党与建国以来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6 王丽娟;辽述律后史迹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格根塔娜;改革开放以来蒙汉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文妮;新世纪新阶段银川市和谐民族关系构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刘江荣;东乡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俊伟;多元与和谐视角下的民族关系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晴晴;;试论民族关系的处理与“贞观之治”的形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12期

2 胡学祥;;唐太宗灵州会百王[J];共产党人;2007年12期

3 李少兰;;唐太宗执政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中州学刊;2007年04期

4 戴伦华;;唐太宗安民思想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7年07期

5 康树欣;略论唐太宗的用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6 朱玉衡;唐太宗的经济政策[J];江淮论坛;1986年03期

7 郑黎军;唐太宗轶事[J];党风与廉政;2001年02期

8 王镜轮;;唐朝太子的读书生活[J];紫禁城;2008年08期

9 清风慕竹;;唐太宗的死亡之约[J];晚报文萃;2009年17期

10 肖也珍;试论唐太宗“偃革兴文”的治国方针[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智文;;明季对中南、西南地区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蔡正发;;贞观之治与儒家之道[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杨光富;;从《贞观政要》看唐太宗的领导思想[A];构建和谐社会与领导科学创新——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任士英;;论人以知世 转益而出新——读《唐太宗传》[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5 王双怀;周佳荣;;论唐代的和亲公主[A];唐史论丛(第八辑)[C];2006年

6 蒋志;;李白异族说质疑[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7 万小梅;;“贞观之治”的决策机制探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牛致功;;关于范祖禹对玄武门之变的评论——读《唐鉴》札记[A];唐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9 金安江;;从南笼起义看近代布依族地区的民族关系[A];布依学研究(之三)——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10 杨希义;;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焰;强军与礼义兼用造就贞观之治[N];解放军报;2007年

2 李孝纯;说说唐太宗治贪[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3 记者 王高峰 实习生 张竞;长孙无忌:两朝权重老臣心[N];咸阳日报;2007年

4 雷树田;也说唐太宗与唐诗[N];人民政协报;2000年

5 张耐冬;从一条谣言看“贞观之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杨希义 杨 洪;唐太宗对世俗邪说的抵制与批判[N];光明日报;2000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李斌城;“贞观之治”的儒家文化内涵[N];光明日报;2007年

8 李善奇 张旭辉;贤惠皇后长孙夫人[N];保定日报;2007年

9 余和祥;“贞观之治”何以过早谢幕[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文杰;马未都牛年话贺卡[N];大众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鹏;内圣外王:儒家思想的实践效用[D];山东大学;2012年

2 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程旭;唐墓壁画中周边民族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12年

4 王世丽;安北单于都护府与唐代北部边疆民族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02年

5 李进宝;唐贞观年间民族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D];兰州大学;2006年

7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彭向前;辽宋西夏金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曹印双;唐代政治文化研究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尚平;南宋马政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淑芸;论明朝对西北边境的经略[D];宁夏大学;2005年

2 盛刚;从《西域图志》看乾隆时期清朝与准噶尔蒙古的关系[D];新疆大学;2008年

3 肖成刚;北魏太后干政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陈丽;五代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越;前秦民族关系初探[D];烟台大学;2009年

6 高志超;刘兴祚事迹考[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楠;唐太宗教育思想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8 刘继峰;唐太宗行政思想探析[D];东北大学;2008年

9 赵霞;唐太宗君臣对于亡隋教训的认识和总结[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马骁;三国时期民族关系思想探析[D];烟台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05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05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c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