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传与史传:上官婉儿的生平与形象

发布时间:2018-05-18 14:52

  本文选题:上官婉儿墓志 + 司马慎微墓志 ; 参考:《学术月刊》2014年05期


【摘要】:上官婉儿是中宗时代重要的政治人物,其墓志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宗朝的政治史提供了重要的新史料。分析新旧《唐书·上官昭容传》的史源,可以注意到《旧唐书》本传反映了玄宗时代对上官婉儿的负面评价,而《新唐书》则取材于《景龙文馆记》等。结合墓志与传世文献,探讨了上官婉儿的政治角色,及皇权性别转换的现实与才女政治的关系。以上官婉儿在景龙年间的守制与起复为中心,分析了中宗朝政局的复杂性。
[Abstract]:Shangguan Waner is an important political figure in the Zhongzong era. The discovery of his epitaph provides important new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us to further study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Zhongzong Dynasty. By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source of the new and old "Zhuan of Shang Guan Zhao-Rong", we can notice that the biography of "Old Book of Tang" reflects the negative evaluation of Shangguan Waner in the Xuanzong era, while "New Tang Shu" is based on "Jing long Wen Guan Ji" and so on. Combined with epitaph and handed down literatur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olitical role of Shangguan Wan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lity of sex conversion of imperial power and the politics of talented wom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Zong Dynasty by taking Shangguan Waner's adherence to the system and his revival in the King long period as the center.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汉唐文献工作室;
【分类号】: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韩f;上元年间的政局与武则天逼宫[J];史林;2003年06期

2 李明;耿庆刚;;《唐昭容上官氏墓志》笺释——兼谈唐昭容上官氏墓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13年06期

3 张红军;;唐代司马慎微墓志考[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试论《任氏传》狐意象的基本特征[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2 沙红兵;;“文体对拟”:古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个特点——以古文(批评)家的创作与批评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彭玉平;;王国维、陈寅恪的中西文化观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曾良;蔡俊;;从词汇系统看中古汉语词义训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薛瑞泽;北魏的农田水利建设[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7 朱智武;;中国古代墓志起源新论——兼评诸种旧说[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8 霍明琨;;再析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撰写中的影响因素[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9 周阿根;;任景述墓志录文校补[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10 卢东兵;;《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范淑英;;仙道之象——神仙道教对唐千秋镜的影响探析[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高强;;炎帝与中华民族[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4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冯金忠;;唐代河朔藩镇武职僚佐的迁转流动——以与中央朝官间的流动为中心[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6 朱智武;;东晋南朝墓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苏慧霜;;放情咏《离骚》——唐人祖述屈骚探微[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强;;论屈原“发愤以抒情”文艺思想的形成及对后世的影响[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杨树增;;《左氏春秋》“史”、“传”考辨[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10 李佳;;试论《国语》的篇章结构[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9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敏;《太平广记》中的鼠信仰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舒畅;论梁启超与清华国学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慧君;论晚唐背景下的许浑咏史怀古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欧阳秀敏;宋代占卜风气中的士人行为与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文飞;盛唐时期假日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姚翔萍;武则天时期洛阳都市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绍宗;;北魏司马兴龙墓志铭跋[J];文物;1979年09期

2 韩f;论隋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对隋亡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3 马小青;司马兴龙、司马遵业墓志铭考[J];文物春秋;199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炜冉;李谨行征战朝鲜半岛事迹考论[D];延边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唐团结;;上官婉儿与陈子昂之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李宜蓬;;论上官婉儿[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1906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06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b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