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东林书院多维透视(1604-1626)

发布时间:2018-05-19 07:35

  本文选题:东林书院 + 顾宪成 ; 参考:《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摘要】: 由顾宪成、高攀龙等人修复的东林书院(1604——1632)在晚明社会舞台上扮演了颇为引人注目的角色。但由于东林党等其他相关概念的干扰,人们对东林书院本身的认识与研究未免有所缺欠。本文试从多个视角来审视东林书院。其一横向透视书院的日常生活,简略归纳人们在书院中的主要行止,初步澄清一些以往对东林书院的误解。其二纵向分析书院的发展趋势,通过比较书院外部形势的变化和书院因之做出的反应,勾画出“东林”这一概念与东林书院相互关联却又日渐分离的倾向,,与此同时,特别是在书院发展进退维谷之际,东林讲会更趋学术化,文中力图就这两种趋势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其三,选取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钱一本、吴桂森五位书院不同时期的领袖人物为例,阐释他们为时局所迫,以各异的方式游移在“政”与“学”之间的状态,以冀丰富对书院中人生存实态的理解。其四,具体讨论书院中人面对“无善无恶”论蔓延、佛教传播日广、小人横行于世等问题时,如何论调一致、态度坚决地为之展开学术论争。最后,将东林书院与易学传承的关系单独列为一章,关注书院中主要人物的易学研究状况,梳理出东林易学义理、象数两脉逐渐融合的过程,展示出书院中人在学术上也同时具有包容性。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后,东林书院似乎显现出了与以往印象中不尽相同的面貌。
[Abstract]:The Donglin Academy, restored by Gu Xiancheng and Gao Panlong, played a remarkable role on the stage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However, due to the interference of other related concepts such as Donglin Party, people's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 on Donglin Academy itself is somewhat deficien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amine Donglin Academy from several perspectives. The first is a horizontal perspective of the college's daily life, a brief summary of people's main line in the college, a preliminary clarification of some of the previous misunderstanding of Donglin College. Secondly, through the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cademy, by comparing the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situation of the college and the reaction made by the academy, the autho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concept of "Donglin" and the Donglin Academy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but gradually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Especially at the ti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es, Donglin talks will be more academic, the paper tries to make a mor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ese two trends. Third, take Gu Xiancheng, Gu Yuncheng, Gao Panlong, Qian Yiben and Wu Guisen as examples to explain that they were forced by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move between "politics" and "learning" in different way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xistence of people in the academy of reality. Fourthly, it discusses how the scholars in the academy are facing the spread of the theory of "no good and no evil", the spread of Buddhism and the spread of villains in the world.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nglin Academy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Book of changes is listed as a chapter, focusing on the study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academy, sorting out the meaning of Donglin Yi, the process of the gradual integration of the two veins. It shows that the scholars in the academy are also academically inclusive. After synthesizing the above five aspects, Donglin Academy seems to show different features from previous impressions.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4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先圣;;千年书香话书院[J];寻根;2011年03期

2 杨映红;;唐伯元与东林诸子交游考略[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赵柏田;;醉梦三十年[J];野草;2011年04期

4 张鸣;;民意和官意[J];国学;2011年07期

5 ;崇安区[J];太湖;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文杰;;东林书院讲学性质转化考述[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2 杭建伟;;明清无锡进士简论[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3 李才栋;;关于书院刻书与讲会等问题的一封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达生;;《明季党社考》中译本[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5 张显清;;明末北直清流派的构成及其反阉党斗争[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6 刘树勋;陈遵沂;;杨时在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A];纪念杨时诞辰950周年专集[C];2003年

7 金鱼为;;江苏的古代教育与人才培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8 吕士朋;;明代的党争[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9 孙广华;;弘扬东林文化 创造时代特色——建构东林校园新文化之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10 方祖猷;;第四章 实学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袁柳;“选择”改变“命运”[N];无锡日报;2006年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程方平;东林书院和中国“大学”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无锡市东林小学 陈茜;城市要发展 必须思想领先[N];无锡日报;2008年

4 肖巍;“为政治而做学问”[N];学习时报;2009年

5 胡琦邋实习生 彭帆 胡颖君;趣味性让孩子全情投入[N];无锡日报;2007年

6 小新;千秋奇葩循轨迹[N];人民长江报;2006年

7 晓曲;何不作一次“本市文化游”?[N];无锡日报;2007年

8 胡琦;让传统文化魅力再现[N];无锡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戴仲燕 冯金涛 薛颖旦 汪秋萍;现代城市靠什么与众不同[N];新华日报;2001年

10 柴惠康 朱靓;无锡文化夜游人气足[N];中国旅游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金奋飞;明末东林书院多维透视(1604-1626)[D];复旦大学;2006年

3 陈瑞波;孙奇逢理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文斌;顾宪成实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慧博;角色承担与行为特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刘辉玲;高攀龙道德修养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晓杰;阳明学的“当下即是”精神[D];复旦大学;2010年

5 周俊凡;基于对话视野的古代讲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文才;论刘宗周“以心著性”说[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刚;朱舜水实学思想的背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佳曦;黄宗羲“君臣观”的时代文化语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静;明清时期关中书院在陕西的地位与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09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09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