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政府与区域性经济危机的应对——以东盛和倒闭案为中心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5 03:25

  本文选题:经济危机 + 东盛和 ; 参考:《清史研究》2014年04期


【摘要】:1907年11月6日,营口叶亮卿开办的东盛和等五联号突然倒闭,波及整个营口,造成严重的区域性经济危机。面对危机,清政府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几经协调、商讨,最终由户部银行筹款150万两进行救济,从而稳定了商业秩序。通过该案处理过程,能看出清政府在实际经济运作中开始发挥保护、救助经济的作用。但救济政策的出台并非一帆风顺,其中蕴含着多方考虑及利益纠葛。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新式金融机构与督抚、地方关道等部门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扮演着不同角色。新政时期的清王朝开始从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型,政府职能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得到扩展和强化。
[Abstract]:On November 6 th, 1907, Dongsheng and Wulian, run by Ye Liangqing in Yingkou, suddenly closed down, affecting the whole Yingkou, causing a serious regional economic crisis. In the face of the crisis, the Qing government,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its own interests, coordinated and discussed several times, and finally the bank raised 1.5 million dollars for relief, thus stabilizing the commercial order. Through the process of handling the case, we can see that the Qing government began to play the role of protecting and rescuing the economy in the actual economic operation. But the relief policy is not plain sailing, which contains a variety of considerations and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the crisis, the new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different interests and roles. During the New deal period, the Qing Dynasty began to transform from small government to big gover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was expanded and strengthened in the actual economic operation.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所;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商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许檀;清代前中期东北的沿海贸易与营口的兴起[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赵洪宝;清末铜元危机与天津商会的对策[J];近代史研究;1995年04期

3 宋美云;近代商会化解金融风潮之探析——以天津为中心的考察[J];历史教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诺;;戊戌变法时期的“王安石记忆”[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1期

2 史晓风;;晚清恽毓鼎与法国学者铎尔孟的交往史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吴秋生;;票号内部控制的COSO框架透视[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4 刘一勤;从山西票号兴衰看传统商业诚信的近代变革[J];沧桑;2005年04期

5 李楠;;浅论晋商窖藏白银的原因[J];沧桑;2009年01期

6 刘建龙;;晋商“徒工”培养模式探析[J];沧桑;2009年05期

7 冀福俊;;山西票号的激励制度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借鉴作用[J];沧桑;2010年12期

8 秦进才;;张之洞的成就角色——影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思想家[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张宏彦;;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探析[J];当代经济;2009年07期

10 王春艳;;营口开埠前清代辽东地区商业的发展和商人的经商活动[J];东北史地;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冯筱才;;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2 李细珠;;论清末“皇族内阁”出台的前因后果——侧重清廷高层政治权力运作的探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3 张昭军;;新思潮冲击下的晚清程朱理学[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福美;清代沿海贸易与天津商业的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梁辰;铜元问题研究(1900-1935)[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单丽;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华腾;北洋集团崛起研究(1895-1911)[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培军;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姜修宪;环境·制度·政府[D];复旦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董玉瑛;清代辽河航运码头[J];史学集刊;1987年01期

2 陶炎;;营口开港与辽河航运[J];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01期

3 许檀;清代前期的山海关与东北沿海港口[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波;试论政治发展对区域性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制约[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钱建娣;当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新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3 高志刚;世界区域性经济集团化研究综述[J];干旱区地理;1997年04期

4 韦薇;孟凡韶;;地方高校英语教学与区域性经济发展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金城;;引进国外智力是发展区域性经济的捷径[A];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2 张万年;;面向21世纪药学教育的展望[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成友;国家区域性经济转型的战略预演[N];重庆日报;2014年

2 闻欣;形成区域性经济交通物流中心[N];中国交通报;2004年

3 吴天君 作者系河南省新乡市市长;中部地区应大力建设农村区域性经济中心[N];中国改革报;2003年

4 记者 牛前进;发挥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N];太行日报;2012年

5 记者 庞晓敏 吴静芳;本报与天津港战略合作[N];天津日报;2010年

6 李严 记者 傅小冰;川滇黔三省共推区域性经济合作[N];中国质量报;2010年

7 记者 王大军;汉源县打造融入成都链接攀西辐射康藏的区域性经济中心[N];雅安日报;2011年

8 张小燕 宗满意;“磁场”强,162亿内资聚拢厦门[N];厦门日报;2007年

9 杨兴俊 陈科 达兴文;力促区域性经济发展调整转型[N];自贡日报;2011年

10 阮玉芬;厦门建成区域性经济中心[N];国际商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婷婷;战后日本区域性经济外交的政治效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1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31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1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