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邸之狱”补缀
本文选题:奏邸之狱 + 范仲淹 ; 参考:《兰台世界》2014年36期
【摘要】:北宋庆历年间,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挑起了针对改革派的党争,对新政官员作了大规模抨击,最终受到"朋党"、"结党营私"等罪名的累及,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全部被贬出朝,即是历史上有名的"奏邸之狱"。
[Abstract]:During the Qing calendar years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opposition led by Xia who provoked a party dispute against the reformists and made a large-scale attack on the New deal officials was eventually involved in the charges of "partisanship" and "building up a party for private gain." The reformists led by Fan Zhongyan were all demoted out of the dynasty, known as the prison of the palace in history.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分类号】: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吕变庭;;庆历新政前后及新政期间的梅尧臣[J];党史博采(理论);2005年08期
2 王京生 ,张传功;从“夏竦告变”看庆历新政的失败原因[J];济南大学学报(综合版);1992年01期
3 米礼宾;;从庆历新政到熙宁变法——范仲淹、王安石所面对的不同改革阻力及其影响[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孝发;;论奏邸之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6期
2 葛瑞华;;小山、少游词采、词心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贾芳芳;;宋代地方官员的考课制度及其弊端[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诸葛忆兵;;范仲淹变革思想论——兼论与王安石变革之异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吴增辉;;士、庶地位的转换与士、庶文化的消长合流——兼论宋词雅化的文化意义[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6 张宝;;以宋词研究为例来理解“文化诗学”理论[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7 程刚;;苏轼的易象与意象——以《苏氏易传·井》卦释义与“井”象为中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贾芳芳;;宋代地方官员的考课制度及其弊端[J];德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谢君;;晏几道、秦观词采比较[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3期
10 高锦花;李琼;;范仲淹在陕北的事迹[J];飞天;2010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方立松;中国传统水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宋娟;宋代笔记在《全宋词》编纂中的史料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强;庆历士风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高明峰;北宋经学与文学[D];扬州大学;2005年
7 孙先英;论朱学见证人真德秀[D];四川大学;2005年
8 张显运;宋代畜牧业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张秋娟;宋季及元风雅词派流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邱世鸿;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梅;宋代笔记所述党争及其士风[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亮;宋代农作物品种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孙建;从士人心理变化看明代书法的发展脉络[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京美;宋代的茶诗与茶事[D];江南大学;2011年
7 李瑜;孙中山与范仲淹天下观视阈中的忧患意识比较[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8 李娜;宋代家族组织与国家政权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杜月仙;梅尧臣说理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敏;张咏及其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49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49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