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军队中的“司空”
本文选题:司空 + 邦司空 ; 参考:《史学月刊》2014年07期
【摘要】:秦汉军中设有"司空"之职,负责行军宿营和攻城、守城作战中的土工作业以及对犯法吏卒的拘禁和审判。战国后期至汉初,此类官职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务部门的"司空"兼任,平时办公,战时随军出征。这是西周春秋大臣身兼民政和军务的延续,也是上古政治及官制重要特点的遗存。战国以降,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逐步确立,施行文武分职。作战部队中的"司空"也逐渐脱离了军政不分的状态,西汉中叶以后改称"军司空"、"军中司空"、"营军司空"等,成为专职军官。东汉以后,军队中的"司空"组织不再见于记载。
[Abstract]:The army of Qin and Han Dynasty had the duty of "Si Kong", which was responsible for marching and attacking the city, the geotechnical work in the battle of defending the city, and the detention and trial of the law breakers and pawns. From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early Han Dynasty, such official posts were concurrently held by the central or loc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This is a continuation of civil affairs and military affairs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s well as a relic of 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ancient politics and official system.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of centralization and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w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divided into civil and military posts. The division of combat troops gradually separated from the state of military and government. After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t was renamed as "military division", "military division air", "battalion army division air" and so on, and became full-time officers. After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army's "Si Kong" organizations are no longer recorded.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盛璋;;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墓主与出土印章问题[J];考古;2000年09期
2 宋杰;;秦汉国家统治机构中的“司空”[J];历史研究;2011年04期
3 赵平安;秦西汉误释未释官印考[J];历史研究;1999年01期
4 王辉;“都官”颜注申论[J];人文杂志;1993年06期
5 王子今;;秦汉“甬道”考[J];文博;1993年02期
6 赵平安;;对狮子山楚王陵所出印章封泥的再认识[J];文物;1999年01期
7 荆三林 ,宋秀兰 ,张量 ,秦文生;敖仓故址考[J];中原文物;198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天水;;宋元公案小说与宋元法律[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2 赵妙法;;《淮南子》的“自然无为”说及其后现代意义——兼与任继愈、李泽厚两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张道升;;羿射日的三重证据及解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徐倩;;论神怪小说对传统伦理秩序的维护[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陈立柱;王莽与周边民族关系新论[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8 侯强;春秋战国市作用考论[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9 徐华;人事可为 强者当先——墨子“强”论及其精神价值的再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方国武;;《淮南子》文艺理想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洪伯;;“郡守为廷”——秦汉时期的司法体系[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严奴国;刘恒;陈长均;;关于调整检察院组织法结构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徐少华;;奉阳君任相及相关赵史探析[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4 赵德馨;;西汉前期的币制改革与五铢钱制度的确立(下)[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5 晋文;;桑弘羊与西汉盐铁官营[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锐智;;试论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刑法改革的影响[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杨福瑞;;北方游牧民族的穹庐观念与毡帐文化[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8 王辉;;出土文字所见之秦苑囿[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尚学锋;;竹简诗论“《卷耳》不知人”的阐释史意义[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10 马作武;马腾;;春秋决狱论[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赫;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蒋琳;董康与清末监狱改良[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畅;论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D];湘潭大学;2010年
5 彭斌;清代情理审判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钢;故意杀人罪立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树华;霍布斯与韩非的人性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康小蕊;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玲;《尚书·盘庚上》疑难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赵文斌;论唐律中的不孝罪[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荣章;论古褒斜道上栈阁的分布、形制及邮驿等建筑设施[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2 ;徐州小金山西汉墓清理简报[J];东南文化;1992年02期
3 叶其峰;西汉官印丛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01期
4 陈松长;;告地策的行文格式与相关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吴荣曾;;汉刑徒砖妼杂释[J];考古;1977年03期
6 黄盛璋;;寺工新考[J];考古;1983年09期
7 韦正;李虎仁;邹厚本;;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J];考古;1998年08期
8 耿建军;;试析徐州西汉楚王墓出土官印及封泥的性质[J];考古;2000年09期
9 周晓陆,路东之,庞睿;秦代封泥的重大发现——梦斋藏秦封泥的初步研究[J];考古与文物;1997年01期
10 周晓陆 ,刘瑞 ,李凯 ,汤超;在京新见秦封泥中的中央职官内容——纪念相家巷秦封泥发现十周年[J];考古与文物;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忠进;里耶秦简隶校诠译与词语汇释[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50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50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