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南下驱逐孝武帝探析

发布时间:2018-05-29 19:14

  本文选题:北魏 + 孝武帝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03期


【摘要】:韩陵之战后,由于代地豪帅斛斯椿、武川镇豪帅贺拔岳及洛阳胡汉士族等派别也在消灭尔朱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北魏朝廷实际上形成了高欢军事集团与斛斯椿等诸派别共享权力的政治格局。孝武帝的拥立实际上是斛斯椿为代表的原尔朱氏集团成员、王思政等洛阳胡汉士族妄图消灭高欢军事集团的政治圈套。高欢是出于维护自身集团根本利益的考虑,被迫打出诛杀斛斯椿的口号,从晋阳南下驱逐孝武帝的。怀朔镇豪帅在高欢南下驱逐孝武帝,平定由此引发的反抗高欢的暴动等战事中起了主力作用。这是该群体成为东魏北齐统治支柱的主要原因。
[Abstract]:After the war of Han Ling, since Dendrobium Dendrobium, Ho Shuai Shuai of Wuchuan Town and Luoyang Hu Han Scholars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liminating er Zhu,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ctually formed a political pattern in which Gaohuan military group shared power with Dendrobium and other factions. The support of Emperor Xiaowu is actually a political trap of the original Dendrobium group represented by Dendrobium, Wang Sizheng and other Huhanshi ethnic groups in Luoyang who tried to destroy Gahuan military group. Gao Huan was forced to fight against Dendrobium Toon and expel Emperor Xiaowu from the south of Jinyang for the sake of defending his group's fundamental interests. Huai Shuo Town Howe commander in Gao Huan south to expel Emperor Xiaowu, calm the resulting uprising against Gao Huan and other wars played a major role.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why this group became the mainstay of Eastern Wei and Northern Qi Dynasty.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ZS022) 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资助项目(12QLG005)
【分类号】:K23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群;渤海高氏与东魏政治[J];中国史研究;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文才;;试评北齐文宣帝高洋之器识与才具——兼论渤海高氏之家族精神气质[J];江汉论坛;2011年09期

2 仇鹿鸣;;“攀附先世”与“伪冒士籍”——以渤海高氏为中心的研究[J];历史研究;2008年02期

3 何德章;;高乾兄弟的命运——东魏解散豪族私家武装的过程[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8年00期

4 薛海波;;“剪除凶羯”:高欢起兵讨伐尔朱氏再探[J];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05期

5 庞骏;北齐储君制度探论[J];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6 侯旭东;地方豪右与魏齐政治——从魏末启立州郡到北齐天保七年并省州郡县[J];中国史研究;2004年04期

7 孟振华;;在中国处境下对《希伯来圣经》家谱的跨文本阅读例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尹建东;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刘成栋;北齐社会与士人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韦琦辉;勋贵集团与东魏北齐政治[D];山东大学;2005年

2 张建宁;从《李宝臣纪功碑》看成德军的早期发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王蕾;唐代渤海高氏家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钱龙;东魏北齐“胡汉冲突”下的汉化趋势[D];山西大学;2007年

5 孙立学;东魏北齐政权下的胡汉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曹淑芳;《北齐律》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7 张明明;北朝渤海刁氏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8 谢琛;北朝隋唐斛斯氏家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望来;;论“永宁见灾”[J];史林;2009年02期

2 鸣凤;;隐藏在诗歌里的战争[J];炎黄纵横;2009年08期

3 王振芳;论太原在东魏北齐时期的战略地位[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4 李万生;论侯景叛东魏的原因及结果[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2期

5 侯旭东;地方豪右与魏齐政治——从魏末启立州郡到北齐天保七年并省州郡县[J];中国史研究;2004年04期

6 何德章;;高乾兄弟的命运——东魏解散豪族私家武装的过程[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8年00期

7 姜望来;;论“上党有天子气”[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9年00期

8 何德章;;高澄之死臆说[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8年00期

9 梁燕妮;;北魏末年渤海封氏的动向[J];沧桑;2011年03期

10 苏小华;;北魏孝武帝与东西魏分裂[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耀坤;;东魏北齐兵制概论[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2 渠川福;;我国古代陪都史上的特殊现象——东魏北齐别都晋阳略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漆泽邦;;论东魏——北齐的倒退[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4 刘精诚;;北魏末年人民起义与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改革[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5 刘驰;;北魏末期的战乱与士族旁支的兴起[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6 渠传福;;再论东魏北齐时代的晋阳[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许福谦;;东魏北齐胡汉之争新说[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8 松下宪一;;北朝隋唐时代史料中的“代人”[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长部悦弘;王冬艳;;北魏尔朱氏军阀集团考[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继祖;唐邕 北齐“能臣”[N];太原日报;2008年

2 王进;龙飞凤舞龙兴城[N];山西日报;2003年

3 杨瑞武;太原历史上的几次兴衰[N];山西政协报;2005年

4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申军锋;太原古城史浅述[N];山西科技报;2004年

5 李红茹;包头古道往事依稀[N];中国交通报;2003年

6 孙家洲;从“犬马”之喻看古代君臣关系[N];光明日报;2005年

7 渠传福;破解狄仁杰家世之谜[N];山西日报;2002年

8 田永胜;至死不悟的梁武帝[N];光明日报;2001年

9 王继祖 倩青;漫谈太原古地名[N];山西日报;2003年

10 渠传福;魏晋北朝晋阳略论[N];太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曾磊;北朝后期军阀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薛海波;5-6世纪北边六镇豪强酋帅社会地位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薛海波;5-6世纪北边六镇豪强酋帅社会地位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叶俊;两魏周齐河南之争[D];南京大学;2011年

2 段锐超;东魏北齐民族关系辨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姚波;北魏统治方式与北魏政权解体过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祝林;西魏至唐初长安政权对河曲地区的经营[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民刚;关陇集团形成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梁燕妮;十六国北朝渤海封氏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7 李旺达;北朝武川集团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8 马力;北齐恩P群体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9 刘婷婷;南北朝时期周齐梁的边境关系及军事斗争[D];山西大学;2010年

10 郝治;北朝“汉化”与“胡化”交错下的民族融合[D];烟台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52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52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0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