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宗教与国家关系简论

发布时间:2018-06-02 18:28

  本文选题:清代 + 宗教 ; 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摘要】:清朝开启了真正融合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时代,同时又是中国传统统治思想与近代西方基督教文明产生激烈碰撞的时期。清朝国家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清朝宗教政策的特征是:以儒家文化和藏传佛教为主导,兼顾传统释道和伊斯兰教,排斥新"入侵"的基督教。有清一代,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各自的境遇虽然不同,但均对清朝国家产生了影响,尤其是藏传佛教对蒙藏地区的影响更加深远。总体来看,清廷对各类宗教基本采取一种政治功利化的态度,有利有用则推举,无利无用则抑制,这也是清代统治者始终没有为后来的某一宗教所控制、各教派的兴衰基本限制在皇权之下的根本原因。
[Abstract]:The Qing Dynasty opened an era in which the nomadic culture of the north and the farming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were really integrat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period of fierce collision betwee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ruling thought and the modern Western Christian civilization. Th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Qing Dynasty deter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igious policy of the Qing Dynasty: it is dominated by Confucian culture and Tibetan Buddhism, the traditional Buddhism and Islam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the new "invading" Christianity is excluded. In the Qing Dynasty, Buddhism, Taoism, Islam and Christianity each had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but they all had an impact on the Qing Dynasty, especially Tibetan Buddhism, which had a more profound impact on the Mongolian and Tibetan region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Qing government basically adopted a kind of political utilitarian attitude towards all kinds of religions. It was suggested that it was beneficial and useful, but no profit was useless, which was also the fact that the rulers of the Qing Dynasty had never been controlled by a later religion.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the rise and fall of various sects is basically restricted under imperial power.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明;;努尔哈赤伦理思想形成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成俊;;1781年教争:地方社会与国家权力[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孟文科;程森;;左宗棠与西北民族地区儒家认同的建构——以同治回民起义后书院重建为中心[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3期

3 孟文科;;回民起义后陕甘地区文化重建与国家认同重构——以同治年间书院的重建、兴建为中心[J];学理论;2011年20期

4 李健彪;;试论近代西北回族教育的几种类型[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孟文科;陈慧英;;空间格局的转换与西北地区回族生存环境的逆转——以同治回民起义后陕甘地区为中心[J];新西部(理论版);2011年12期

6 杨雅妮;;清朝中后期河湟地区伊斯兰教内部纷争解决过程分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靖程;民国时期宁夏政治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贾伟;明清时期河湟地区民族人口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常海燕;历史镜像中的“撒拉尔”[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龚方;历史记忆与民族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连芙蓉;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赵孟;简论同治初年陕西东府地区回汉关系及其变动[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柳懿;甘军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5 李建华;马化龙评述[D];北方民族大学;2009年

6 沙勇;清前期西北回族与国家政权的互动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绚光;二十世纪后半期回族史学述论[D];兰州大学;2012年

8 马生福;现代化背景下农村撒拉族的宗教生活[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世文;清代法律中的“回回”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正林;贾兵;;当前西方基督教网络传播态势及其研究视野[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段琦;当代西方基督教会对待生态环境的几种主要观点[J];中国宗教;1999年02期

3 操良利;;西方基督教思潮对我国青年的影响与对策[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4 朱冬梅;西方基督教与近代山东女子教育[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1年04期

5 李向平;重建历史的真实——在《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一书首发式上的发言[J];天风;2003年11期

6 段琦;西方基督教会关于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争论[J];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02期

7 艾莉森·贾斯珀;张靖;;女性天才与西方基督教历史[J];基督教文化学刊;2010年02期

8 陈名实;;西方基督教早期对华出版事工[J];中国宗教;2007年04期

9 刘稚旖;;简论近代西方基督教在四川地区的传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顾训宝;;试论中国文化中的大仁与西方基督教中的博爱之异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盛邦和;;“东亚新教”与中华新民族精神[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2 黄海涛;李玲;;公平与效益的历史反思——从儒家的平等思想看对洪秀全的影响[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马晓霖;各有所得的较量[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饶坚;让“三和”文化走向世界[N];韶关日报;2006年

3 王珍;牛顿:人们无法把握上帝的实质是什么[N];中国民族报;2014年

4 西南大学法律图书馆馆长、法学博士 陈庆;天使博士:行于罗马、雅典与耶路撒冷之间[N];检察日报;2013年

5 赵世瑜;岁首说节[N];光明日报;2001年

6 郭齐勇;钱穆先生在湖上闲思[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耿鼎华;西方基督教如何走进中国农民的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9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69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d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