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成书前后文本与思想研究
本文选题:老子 + 老子思想 ; 参考:《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道家”思想并非创自老子,至少在老子那个时代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只不过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文本与独立的派别,而是零散地表现在诸多老前典籍中,并且在那个时代形成一个思潮,这个思潮是促使《老子》成书的学术背景与根本原因。老子通过与友人交游和给弟子讲课比较集中地传播这些“道家”思想,使得他身边的人以老子语录的形式二次传播,形成第一次转变。当这些传播开来的老子精妙语论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在某些个人手中和局部地区开始付诸文本。这个过程最早也是在《论语》成书之后,,有史可考的当经过文子、列子、尹文子等人之手,并且伴随着地区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文本与思想,突出体现在郭店楚简《老子》与庄子、荀子所见另一种《老子》的差别之中,这是老子言论形成之后的第二次突变。随着列国兼并,局部地区的统一,各种散乱的《老子》文本也走向集中,在庄子之后,韩非之前通过稷下学派的推动初步具备了五千言的规模,韩非以此作《解老》、《喻老》,两篇中所引《老子》文本在章节的连续性上与今本《老子》相似,但差别尚存,这是《老子》成书的第三次突变。经过汉初统治者的大力推崇,随之黄老学的盛行,完整而固定的《老子》文本亟需出台,帛书《老子》就是那个时代的映照与定点。后来王弼注《老子》也只能依着帛书《老子》的模式,只不过道篇与德篇前后互置而章节细分。这是《老子》成书的主脉,这个过程始终伴随着学习老学者的人为干预。但凭以上所列,其他各些先后人物及《老子》版本都是史上杂物,徒增繁赘。抓住以上线索,百千老子其人其书之疑难皆是迎刃而解。
[Abstract]:The thought of "Taoism" was not originated from Laozi. At least in Laozi's time, it has reached a quite mature stage, but it has not yet formed a systematic text and independent school, but has been piecemeal in many old ancient books. And formed a trend of thought in that era, this trend of thought is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the root cause of the book. Through making friends with his friends and giving lectures to his disciples, Laozi disseminated these "Taoist" thoughts in a concentrated way, which made the people around him spread them twice in the form of quotations from Laozi, forming the first transformation. When the spread of Laozi's theory of subtle language reached a certain scale, some individuals and parts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text. This process was first completed after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was written, and Shi Ke tests were conducted through the hands of Wenzi, Liezi, Yin Wenzi, etc., and accompanied by regional differences, different texts and ideas were formed. It is reflected 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uodian Chu slips "Laozi" and Zhuangzi and Xunzi, which is the second mutation after Laozi's speech was formed. With the annexation of countries and the unification of local areas, various scattered texts of "Laozi" have also moved toward centralization. After Chuang Tzu, Han Fei had initially acquired a scale of 5,000 words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the Jixia School of thought. Han Fei used this as "decomposing the old" and "Yu Lao", the two texts cited in "Laozi" are similar in the continuity of chapters, but the difference still exists. This is the third mutation of "Laozi" in the book of "Laozi". After the rulers of the early Han Dynasty, with the prevalence of the Huang-Lao learning, the complete and fixed text of Laozi urgently needs to be published. The silk book "Laozi" is the reflection and fixed point of that era. Later, Wang Bi's note Laozi can only b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pattern of silk book. This is the main thread of Laozi's book, and this process has always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artificial intervention of learning old scholars. But with the above listed, the other successive characters and Laozi version are historical clutter, only increase in complexity. Seize the above clues, hundreds of Lao Tzu his book is a problem is solved.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兢;老子思想辨正(三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2 张志蓬;;尊道而贵德——对《老子解读》的解读[J];理论探索;2006年03期
3 吴虹飞;;余世存 随老子回到文明源头[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6期
4 彭柳文;;老子哲理散文诗思想性臆说[J];惠州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5 陈玉京;“老子思想研讨会”综述[J];人文杂志;1992年05期
6 刘周堂;老子思想体系新探[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7 宋洁人;评《论道的形而上学问题──关于老子思想之哲学意义的重新检讨》[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齐盼盼;;论老子“仁”的思想[J];美与时代(下);2010年10期
9 熊铁基;;历代“老学”文献的编纂与整理[J];中国宗教;2011年05期
10 何新;;论老子哲学中的活东西与死东西[J];学习与探索;198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抗生;;老子思想与文明的危机[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都鹃;李守信;;浅析道家之“道”[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黄瑜;;“道”与“他者”——老子与列维纳斯的形而上学比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商炜;;老子思想与传统文化[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5 管遵华;;老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6 朱萌博;马睿;;老子思想在当代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影响力[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刘罡;樊晋川;宿晓晴;;老子思想与医院管理之略见[A];第十九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鄢亨兴;;试谈研究老子思想与“以德治国”方略的关系[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9 邱发武;;学习“三个代表” 弘扬老子思想振兴中华[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赵学信;;研究老子人生价值观的积极意义——在老子诞辰2573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光林;三皇文化对老子思想的影响[N];周口日报;2008年
2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老子“爱”之“大道”、“仁慈”、“正义”与“和平”四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李书均;老子思想中的廉政价值观[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4 熊铁基;新编《老子集成》的新贡献[N];光明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杨光林 实习生 渠长友;老子思想不仅属于中国 也属于世界[N];周口日报;2008年
6 王爱群;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智慧[N];人民日报;2009年
7 董京泉;老子的道本体论及其方法论意义[N];光明日报;2011年
8 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庭华;老子、孔子思想之比较[N];北京日报;2011年
9 曲昌荣;挖掘老子思想中的“生存智慧”[N];人民日报;2010年
10 刘玉桢;多棱透视老子思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兵;游于边际[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梓根;孔老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王强;老子与先秦思想[D];西北大学;2009年
4 王英杰;老子生存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夏绍熙;老庄“自然”观念的产生和变化[D];西北大学;2009年
6 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郭荣君;先秦儒道生死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王素芬;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刘绪义;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10 杨秀礼;走向边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老子》成书前后文本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伍龙;老子“蔽”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丽君;老子主“和”哲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曼;老子管理哲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楚军;老子经济哲学思想初探[D];安徽大学;2012年
6 余萍;老子思想对我国行政管理建设的启示[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谭玉龙;老子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泽强;老子心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9 白晓飞;老子之“自然”观[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浮伟忠;论老子的“正言”与“反言”[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73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7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