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新探索——评肖玉秋教授的《俄国传教团与清代中俄文化交流》
本文选题:中俄文化交流史 + 东正教 ; 参考:《俄罗斯文艺》2014年01期
【摘要】:正回顾中俄两国的历史文化交往,就不得不谈及两国文化联系最主要的渠道,即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中俄两国举凡宗教、哲学、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文学、教育、图书、医学、美术和教堂艺术等领域的交流无一不是以传教团为主要媒介。肖玉秋教授44万字的《俄国传教团与清代中俄文化交流》一书,以"文化交流为主题",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托,辅以缜密的研究结论,对清代俄国东正教
[Abstract]:Looking back o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we have to talk about the most important channel of cultural ti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at is, the Russian Orthodox Mission in Beijing. Religious, philosophical,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linguistic, literary, educational, book, medical, fine arts and church art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re mainly mediated by missionary groups in the field of religion, philosophy, history, geography, linguistics, literature, education, books, medicine, fine arts and church art. Professor Xiao Yuqiu's 440000 words "Russian missionary Mission and Sino-Russian Cultural Exchange in the Qing Dynasty", with "Cultural Exchange as the theme", relying on rich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supplemented by careful research conclusions, to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in the Q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G125;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仁夫;;中国儒学在俄罗斯——献给中俄文化年[J];东方论坛;2006年03期
2 陈树林;;俄国现代化文化阻力的文化哲学反思[J];俄罗斯学刊;2011年01期
3 李英玉;;欧亚空间视域下的俄罗斯文化特征[J];学术交流;2010年04期
4 金亚娜;俄罗斯的种族宗教文化记忆[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李明滨;俄国汉学史提纲[J];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03期
6 张梅;;皈依东正教对基辅罗斯文化和艺术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01期
7 宋德华;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8 李秉奎;;传教士的角色紧张与中美文化交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孟杰;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对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胡瑞琴;;安保罗与中国传统文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海涛;;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陈永涛;;近代传教运动中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两种基本态度及简评[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晓芳;;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宗教阐释[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发恩;;孔夫子在国外[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5 宋尚斋;;从中外文化的交融看文化交流的趋势[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陈凯峰;;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概识[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梁琰;;俄罗斯风水文化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永杰;;“海上丝绸之路”与晋江文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丛坤;;上海与哈尔滨文化方面的两点比较[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义;;五四:一种新文化哲学的考察[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YMG记者 耿晶 实习生 王宁;洋文化的“烟台之旅”[N];烟台日报;2010年
2 于宏建邋马剑;陈至立出席莫斯科国际书展等“中国年”活动[N];人民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叶飞;二次创作带来新的艺术体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毛梦溪;到遥远中国的长城脚下[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盖莉萍;中俄早期经济文化交流初探[N];光明日报;2006年
6 本版编辑邋张国宏 陈新建 殷荫元 刘堂鑫 梅俊道;六教同山 和谐典范[N];九江日报;2007年
7 廖翊;真情牵手写新篇[N];人民日报;2007年
8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政;“汉语年将使中俄关系如虎添翼”[N];光明日报;2010年
9 徐松;从万里长城到伏尔加河[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实习生 齐展 记者 方权;我市举行晚宴欢迎俄罗斯沃洛格达州艺术团[N];辽源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厚升;辜鸿铭与德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圣英;传教士李明和他的著作《中国现势新志》[D];外交学院;2001年
2 刘艳娟;中俄社会中鸡的文化意义[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3 王琦予;俄罗斯研究界中国远东移民问题新趋势[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玲;传统宗教思想对俄汉民族文化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5 王丹霓;华俄后裔节日文化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赵书妍;16~18世纪的中意文化交流及其历史启示[D];河南大学;2006年
7 世旭(Serhiy Melnyk);俄国侨民在东北地区的文化活动述评[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8 赵艳;中俄沐浴文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张清波;中俄宴会礼仪文化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王转先;文化的交流和融合[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93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9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