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地区灾害救助研究
本文选题:清代 + 东北 ; 参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认为清代东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其类型多样,发生频率日渐频繁,受灾范围逐渐增大,危害日益加剧。为救灾防灾,清廷和东北地方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采取诸多举措,构建社会救灾防灾体系,为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和稳定灾区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Abstract]:It is believed that the northeast region of Qing Dynasty suffered from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s, with various types, frequent occurrence frequency, increasing disaster scope and increasing harm. For disaster relief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Northeast China are leading, the social circles actively participate, take many measures to construct the social disaster relief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inimizing the disaster and stabilizing the social order in the disaster area.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
【基金】:西北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人文社科类)(11NW20)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倪玉平;试论清代的荒政[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冯玉新;;清代新疆自然灾害初探[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11期
3 陈桦;清代防灾减灾的政策与措施[J];清史研究;2004年03期
4 张颖华;;清代自然灾害危机应对策略研究[J];求索;2011年06期
5 叶依能;清代荒政述论[J];中国农史;1998年04期
6 阿利亚·艾尼瓦尔;;乾隆时期新疆自然灾害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03期
7 阿利亚·艾尼瓦尔;;清代新疆自然灾害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芹英,汪志国;近代安徽水灾之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陈业新;;1931年淮河流域水灾及其影响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3 李光伟;;民国道院扶乩活动辨正[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4 汪志国;;近代安徽水利事业述论[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5 傅洁茹;;孙中山环境思想探析[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6 刘峰;王庆峰;;论清代玉米种植对救荒事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7 奚丽芳;;清乾隆朝荒政研究述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8 周俊红;;论高斌督直期间的赈荒举措[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李秋芳;;灾害危机与明代佛、道二教[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10 张堂会;;民国时期瘟疫与现代文学书写[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2 王方中;;1934年长江中下游的旱灾[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3 朱浒;;“丁戊奇荒”对江南的冲击及地方社会之反应——兼论光绪二年江南士绅苏北赈灾行动的性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4 吴海涛;于文善;;近代淮河流域灾害与社会保障[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5 刘静;;试论舆论宣传在近代救灾中的作用——以《申报》对“丁戊奇荒”报道为例[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6 支竣;宋晓新;王攀;;新疆喀什西部新一代雷达产品的冰雹预警指标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气象雷达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飞;3-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疫病与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3 韩颖;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李关勇;文人·官员·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11年
5 孙志丽;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郑发展;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D];复旦大学;2010年
7 陈明华;民国新宗教的制度化成长[D];复旦大学;2010年
8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余向东;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慧勇;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永胜;旱魃为虐,,如`匀绶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欣华;明代疫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修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灾荒救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管慧雯;民国时期河南地区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秀红;姚碧、汪志伊的《荒政辑要》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梁肖;民国时期皖北水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奚丽芳;清乾隆朝荒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吴昊;《齐民要术》所见公元六世纪中国北方社会食事生活[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沈鹏;明朝前中期流民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道瑞;清代粮价奏报制度的确立及其作用[J];历史档案;1987年04期
2 吕小鲜;嘉庆二十四年京畿赈灾史料[J];历史档案;1996年02期
3 ;乾隆末湖北孝感富户活埋抢粮农民案[J];历史档案;1997年02期
4 杨明;清朝救荒政策述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5 谷文峰;郭文佳;;清代荒政弊端初探[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王金香;山西“丁戊奇荒”略探[J];中国农史;1988年03期
7 徐建青;清代康乾时期江苏省的蠲免[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04期
8 张天周;论康熙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治理[J];中州学刊;199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文涛;;汉代吏治与社会救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郭文佳;论宋代灾害救助程序[J];求索;2004年09期
3 张韶华;;读《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涛;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包春玉;春秋战国时期的灾害救助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13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13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