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下的移民开发与生态变迁研究——以秦汉时期对陕甘宁蒙毗邻区域开发为例
本文选题:政府主导 + 移民 ; 参考:《农业考古》2013年01期
【摘要】:政府主导下的移民开发与生态密切相关。秦汉时期政府主导下的移民实边对陕甘宁蒙毗邻区域的开发起到了一定历史的积极意义,但随着汉与匈奴在边地势力的进退,农业垦荒对该区域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秦汉时期的移民开发对当前的扶贫移民亦有重要的历史参考。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mmigra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ecology. In the period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immigratio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jacent regions of Shaanxi, Gansu, Ningxia and Mongolia, but with the advance and retreat of the Han and Xiongnu forces in the border areas, the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caused serious ecological damage to the region. The development of immigrants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also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poverty alleviation immigrants.
【作者单位】: 陇东学院;
【分类号】:K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利华;;生态环境史的学术界域与学科定位[J];学术研究;2006年09期
2 王利华;;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茂莉;论西北开发的可持续性进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樊宝敏,董源;中国历代森林覆盖率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竺可桢;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J];地理学报;1964年01期
4 王尚义;两汉时期黄河水患与中游土地利用之关系[J];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5 钮仲勋;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影响[J];地理研究;1986年01期
6 陈永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工作回顾[J];地理研究;1987年01期
7 王尚义,任世芳;唐至北宋黄河下游水患加剧的人文背景分析[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8 洪业汤;朴河春;姜洪波;;黄河沙量记录与黄土高原侵蚀[J];第四纪研究;1990年01期
9 李健超;陕北农牧业生产的历史发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4年01期
10 朱士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变迁及其对人类活动之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史念海;;隋唐时期重要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及其与人为作用的关系[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飞;人类活动对区域水土流失影响的定量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樊宝敏;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4 王建文;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高凯;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D];复旦大学;2006年
6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8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张维慎;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梁留科;中德土地生态利用比较研究及其案例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春文;秦汉自然灾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段伟;两汉水灾及政府治河、赈恤措施[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照年;北宋黄河水患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芮锐;晚清河政研究(公元1840年—1911年)[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5 乌仁陶德;“河南地”略考[D];内蒙古大学;2007年
6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7 史嵘;长江流域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8 曹飞;西部开发中榆林市PRED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9 管卫华;江苏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柴国荣;电站库区旅游环境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炜莉;宁夏吊庄移民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2 宋乃平;试论宁夏扶贫移民的发展方略[J];人文地理;2000年05期
3 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李根蟠;;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刘翠溶;;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葛剑雄,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J];历史研究;2002年03期
7 王子今;中国生态史学的进步及其意义——以秦汉生态史研究为中心的考察[J];历史研究;2003年01期
8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年01期
9 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04期
10 高国荣;什么是环境史?[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婷;宁夏农村贫困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锡诚;民间文艺:遗产保护上层楼[N];中国艺术报;2006年
2 本报通讯员 张宝林 记者 吴永哲;让“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共襄盛举[N];河北日报;2006年
3 记者 苏唯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圆满落幕[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N];中国艺术报;2006年
5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汪毅夫;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N];福建日报;2006年
6 记者 刘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国人注目焦点[N];科技日报;2006年
7 罗长中;民革省委建言古城镇保护[N];四川政协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菊文;高举抢救保护大旗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N];铜川日报;2006年
9 温永林;法国的“文化遗产日”[N];中国改革报;2006年
10 记者 黄小驹;陈至立参观文化遗产日特别展览[N];中国文化报;2006年
,本文编号:2030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30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