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海疆政策与开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本文选题:清代 + 海疆政策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关于清代海疆政策与开发方面,学术界已对清代海疆总体政策、海权、海防、海洋贸易、海洋移民、海疆产业开发、清代盗匪、海盗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但不足之处也很显著,表现为割裂清前期与清中后期,较忽略清代世界历史背景下民间因素在海疆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海疆政策与海疆开发实践之间的差异未能得以充分展示,政策研究与开发实践研究存在明显断裂,对外文文献的整理、翻译仍显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对清代海疆政策中的进步性和局限、清代海疆政策对此前海疆政策的继承与更新、清代海疆开发中民间力量时常先于官方、取得成果后由官方接收等特征加以清晰的梳理;且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研究:清代移民政策与海疆开发、清代海防政策与海疆开发研究、清代海疆政策下的海洋产业评估、清代国家的海洋行为等。
[Abstract]:With regard to the polic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itime areas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studied the overall policy, sea power, coastal defense, maritime trade, marine migr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anditry and piracy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have made numerous achievements. However, the deficiency is also very significant, which shows that it separates the early Qing Dynasty from the middle and late Qing Dynasty, neglect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folk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a are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ld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licy of the sea area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a frontier can not be fully displayed. The polic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 research has obvious break, and th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is still insufficient. In the future research, in response to the progress and limitation of the maritime policy in Qing Dynasty, the succession and renewal of the previous maritime policy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folk forces often preceded the gover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itime frontier in the Qing Dynasty. After the achievements are made, th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official reception are clearly combed, and further research can be carried out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mmigration policy and coastal development in the Qing Dynasty, coastal defense policy and coastal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evaluation of marine industry under the policy of maritime frontier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marine behavior of Q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历史系;
【基金】: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海疆政策与开发研究”(13&ZD093)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范金民;;16至19世纪前期中日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以生丝、丝绸贸易为中心[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2 刘奇俊;清初开放海禁考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3 刘淼;;明代前期海禁政策下的瓷器输出[J];考古;2012年04期
4 刘石吉;;小城镇大问题:江南市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近代史学刊;2005年00期
5 杨国桢;;重新认识西方的“海洋国家论”[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2期
6 刘俊珂;;论明清时期海洋政策的内趋性[J];思想战线;2011年03期
7 范金民;;明清海洋政策对民间海洋事业的阻碍[J];学术月刊;2006年03期
8 王日根;元明清政府海洋政策与东南沿海港市的兴衰嬗变片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斌;明清浙江海洋渔业与制度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立军;;试论嘉道年间西北边疆史地学者的防务思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施云;;清代疆域[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颜廷真,陈喜波,韩光辉;清代热河地区盟旗和府厅州县交错格局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郭渊;;对南海争端的国际海洋法分析[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5 徐建平;总督锡良与东北边疆的开发[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6 俞云平;五缘文化与泰国华侨华人社会[J];八桂侨史;1998年03期
7 郭立珍;鸦片战争前中国海外贸易对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影响[J];八桂侨刊;2005年02期
8 张赛群;;近代华侨国内参政议政权探讨[J];八桂侨刊;2006年03期
9 王立芳;;移民琉球与东南亚的闽人[J];八桂侨刊;2008年02期
10 王丽恒;沙俄的远东移民政策[J];北方文物;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吾斯曼江·亚库甫;;清代边疆历史学家视野中的清代边疆民族政策——以沙依然米的《伊米德史》为例[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3 周裕兴;;从海上交通看中国与百济的关系[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希育;;清代日本铜的进口与用途[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5 张践;;从电影《英雄》看儒家文化的和平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6 胡沧泽;;台湾建省与福建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黄顺力;叶赛梅;;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中的文化思考——兼论闽南文化的区域性特征[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邓文金;;施琅蓝鼎元治台思想之比较[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9 曾筱霞;;财富福建与商业意识——外国人看福建[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郑振满;;国际化与地方化:近代闽南侨乡的社会文化变迁[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3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易刚明;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6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7 张荣;清朝乾隆时期哈萨克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陶莎莎;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保护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Pr嘉;明代两淮灶户社会生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石运瑞;明朝中后期福建海外移民原因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廖红标;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冯勇刚;汉武帝时期西北边防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吐尔逊阿依·吐拉买提;南疆地区维吾尔族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张惠玲;张雨及其《全陕边政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曹鸿杰;杨一清《关中奏议》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佩琦,,梁秩q
本文编号:2043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4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