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殷高宗“黩祀”及相关问题
本文选题:黩于祭祀 + 周祭 ; 参考:《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04期
【摘要】:文献和甲骨卜辞祀谱显示,商王武丁在位期间对祭祀制度曾进行过改革。针对这一变革,武丁集团中形成了以太子孝己和傅说为核心的反对派系,批评武丁改革是"黩于祭祀"。围绕着祭祀典制改革的这场政争,以太子派系的失败告终。孝己被流放致死,傅说也可能因此没有进入后世祭祀的谱系中。武丁之后的祖庚、祖甲,兄终弟及相继即位。两人分别反对和支持武丁的祭祀改革。由于祖甲在位期间的坚持,武丁祭祀改革制度终于被确定下来,成为商代晚期历代遵循的"周祭制度"。而这种有悖于传统的过于繁缛的祭祀制度,是导致商王朝最终衰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Abstract]:The literature and the inscription on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show that during the reign of Shang Dynasty, Shang Wang Wuding had reformed the sacrificial system in his reign. In view of this change, Wu Ding group formed the opposition factions at the core of filial piety and Fu, and criticized the reform of Wu Ding as a "sacrificial sacrifice". He had been killed by exile, and Fu said that he might not have entered the genealogy of the later sacrifices. After Wu Ding, the two people opposed and supported the sacrifice reform of Wu Ding. The sacrificial system,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traditional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leading to the final collapse of the Shang Dynast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
【分类号】:B933;K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葛英会;周祭卜辞中的直系先妣及相关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立新;甲骨文中所见祭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修松;先秦秦汉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李修松;;先秦时期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的主要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于世勋;;淮河流域的道家思想浅析[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杨福瑞;;试论巫觋集团在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神权地位[J];北方文物;2010年01期
5 周雪梅;谈谈声符假借[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6 武振玉;;两周金文中否定副词“毋”的特殊用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武振玉;金文“于”并列连词用法辩正[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薛来;;秦始皇用“朕”新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虞万里;;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J];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06年00期
10 阴春枝;甲骨档案论证中的几个误区[J];档案学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冯时;;郭沫若《金文所无考》补正[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2 王文华;丁兰坡;;大师姑夏代城址的发掘和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蕴智;;商代甲骨文的发现、流传与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4 张怀通;;由“允哉”看《逸周书》相关篇章的制作时代[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5 虞宁;;说甲骨卜辞中的“室”[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6 刘兴林;;从祭祀用牲看殷商畜牧业[A];中国《活兽慈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波;甲骨占卜源流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2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李立新;甲骨文中所见祭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户晓辉;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0年
5 万润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0年
6 蒋玉斌;殷墟子卜辞的整理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甄尽忠;先秦时期社会救助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王长丰;殷周金文族徽整理与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詹绪左;《祖堂集》词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晓鹏;甲骨刻辞义位归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f替,
本文编号:2049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49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