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与清谈误国
本文选题:正始玄学 + 清谈误国 ; 参考:《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03期
【摘要】:清谈与清议在正始以前,两者混通,皆指对人物评议;正始以后两者才有区分,清议专指品评人物,清谈则指谈论玄学。清谈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积极性表现在打破汉代儒学垄断地位,是一次学术思想大解放,所谈的问题属于宇宙观和哲理的根本问题,超出儒学神学化的范围;消极性则表现空谈哲理,生活放荡,当官不理事,饮酒自娱,以致造成清谈误国的悲剧。其代表人物是晋末宰相清谈家王衍。王衍在被石勒处死前才明白,自己若不尚空谈,努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王衍死后,西晋随即灭亡。东晋以后,吸收清谈误国的教训,清谈学术交流形式虽保留,但政治家已知务实理政,故能保住江南半壁江山,不受胡蹄蹂躏。
[Abstract]: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discussion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Qing Dynasty, both of them mixed with each other, both referring to the comments on the characters; after the beginning, the two groups wer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The discussion of the Qing Dynasty refers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characters, while the pure discussion refers to the discussion of metaphysics. Talk about both enthusiasm and negativity. The enthusiasm is manifested in breaking the monopoly of Confucianism in the Han Dynasty, which is a great liberation of academic thought. The problems discussed belong to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cosmology and philosophy, which are beyond the scope of Confucianism theology, while the negative polarity shows empty talk philosophy and dissolute life. When officials do not director, drinking entertainment, resulting in a miscarriage of the country's tragedy. Its representative figure is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late Jin Dynasty talking about Wang Yan. Before Wang Yan was executed, he realized that if he did not talk about it, he would not be able to do it today. After Wang Yan's death,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immediately perished. After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absorbing the lessons of the miscarriage of the country and preserving the form of academic exchange, politicians knew that they were pragmatic and reasonable, so they were able to protect the south half of the Yangtze River from being ravaged by Hu hoof.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
【分类号】:K23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天水;;论冯梦龙的“情教”说[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2 曾晓梅;;七言诗溯源——最早的完整七言诗的新证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6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7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黄剑华;;从汉代画像看两汉时期的鬼神信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佩贤;;汉墓画像遗存所见的天界[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姚小鸥;王克家;;《论语·宪问》篇“骈邑三百”解[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付粉鸽;;论老庄的自然生命价值观[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付粉鸽;;论老庄的自然生命价值观[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8 张娟;;先秦音乐思想中的自然观[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尹钧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10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雪;《世说新语》主谓句系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49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49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