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翰林院研究
本文选题:清初 + 翰林 ; 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硕士论文
【摘要】: 本文以清初顺康年间的翰林院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历史源流、设置沿革、职官建制、升迁考核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做了比较详尽的考证和叙述之后,着重围绕翰林院处在当时满汉文化冲突相对激烈的历史背景下,在国家政治和社会文化两大领域中所发挥的独特而重大的历史作用及其深远影响展开论述,突出清初翰林院的政治与文化两大职能,,以揭示其“卿相之摇篮,人文之渊薮”的实际历史地位。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Hanlin Academy of Shunkang period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fter making more detailed textual research and narration on a series of specific systems, such as its historical orig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volu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fficial system and the examination of promotion, etc. Focusing on the Hanlin Academy's unique and important historical rol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the two major fields of national politics and social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relatively fierce cultural conflict between Manchu and Han at that time,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functions of Hanlin Academ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n order to reveal its actual historical position of "the cradle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cradle of humanity".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纪训;;清愼传部左参议胡君家传[J];船山学刊;1934年02期
2 赵子富;明代的翰林院与内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3 初国卿;;翰林路上的市声书影[J];中国地名;2009年Z1期
4 王一鹏;翰林院演变初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3年06期
5 刘小萌;读《清代翰林院制度》有感[J];清史研究;2002年03期
6 栾凡;清前期的满族民族意识与满汉文化交融[J];学习与探索;2005年01期
7 李乔;明清的翰林院和翰林[J];文史杂志;1987年01期
8 佟伯文;;满汉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漫话清宗室诗人岳端[J];中国民族;1992年04期
9 潘务正;;翰林院美称及性质[J];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03期
10 金色灰烬;;翰林院的大火烧毁了什么?[J];文史参考;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临安;陈婷;;唐大明宫翰林院建筑复原初探[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周郢;;从“泰山龙脉”之争看满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张德信;;明翰林院设立时间及最初设置[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4 汪玉明;;满文篆字研究(上)[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5 王记录;;清代史馆中史官的“生存”状况——从一个侧面看史馆修史与专制社会的关系[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山根幸夫;熊远报;;明代的会典[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7 黄燕;;唐代官方美术教育机构的递嬗及其影响[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8 郁龙余;;会同四译馆[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余行迈;吴奈夫;何永昌;;《稼轩瞿府君暨邵氏合葬行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10 李清渊;;李白“西来一摇扇”辨[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路敦书 路旭光;毕节德沟翰林路孟逵[N];毕节日报;2010年
2 赵洛;翰林院的故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3 本报记者 周悦 夏萌;重建山西“翰林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林冠珍;翰林院被烧的时间和原因又一旁证[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方维甫;永清人的淡定[N];中国文物报;2010年
6 宋亚平;“正途”取仕的主流价值观[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7 杜泽逊;《四库》底本与《永乐大典》遭焚探秘[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四川理工学院政法系 刘菊素邋黄宗凯;清代一次流产的袭击日本本土计划[N];北京日报;2008年
9 张杰;宋育仁 成都办报第一人[N];成都日报;2005年
10 沈国仪;华泰人寿让消费者给产品“定位”[N];新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晔;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9年
2 史泠歌;帝王的健康与政治[D];河北大学;2012年
3 方芳;《清代朱卷集成》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潘中华;钱载年谱[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郭晓燕;王恽著述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宏伟;《梧门诗话》标点与释评[D];内蒙古大学;2003年
7 韩刚;北宋翰林图画院制度渊源考论[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戴建国;《渊鉴类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夏卫东;清代科举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黄欢;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初探[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松;清初翰林院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王敏;明代翰林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吉方;明代南京翰林院考[D];武汉大学;2004年
4 王海宾;唐代翰林书待诏制度综考[D];吉林大学;2008年
5 孙增科;郝经年谱[D];河南大学;2012年
6 杨妍静;王ei成《抱瓮吟》校注[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7 张典友;宋代翰林御书院及其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邱佳杳;唐中期翰林学士院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高璐;王庭婽《松晙稿》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郭翠萍;元代东平王氏家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73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73192.html